辽宁:强化法治保障
2月5日,辽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在沈阳举行,优化营商环境已连续两年成为辽宁“新春第一会”的主题。
尽管辽宁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家面对面征求意见时,仍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与企业家座谈时强调,改善营商环境需要持续“破冰”除障,强化法治保障,并持之以恒地推进。
辽宁“新春第一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和优化公共服务;推出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软环境”、激发新活力;深化“三企联动”“三资齐抓”,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能级。继去年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后,今年辽宁各级领导干部和体验员将继续深入一线,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推动问题发现和解决。
会上,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强调,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如鱼得水”的获得感、“如沐春风”的礼遇感、“如鸟归巢”的归属感。
这一表态引发了与会企业家的强烈共鸣。辽宁奥克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表示,他感受到了辽宁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魄力。这就是民营企业在辽宁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底气。
辽宁省数据局(省营商局)局长艾红锷表示,今年辽宁将以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提升效率为目标,持续深化“综合窗口”等领域改革,开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集中的瓶颈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进一步提升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
作为辽宁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沈阳市和大连市已出台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解难点、破堵点,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综合成本,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经济日报记者孙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