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举措,即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随后,全球股市震荡,其中,美股暴跌。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4月3日、4日两个交易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累计下跌9.26%、10.53%和12.84%。
“全球市场在短期负面情绪释放后,仍将回归基本面验证阶段,市场仍有足够的应对空间。”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表示,下一步,国内资本市场将继续秉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提出的“稳住楼市股市”的理念,持续用好存量政策、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在海外市场动荡的环境下,稳定国内市场环境,为中国科技的技术突破和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血液和土壤,推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完成。
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正式宣布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于4月5日生效;对部分经济体征收更高的税率,暂定4月9日生效。其中,对中国、欧盟、日本、越南、印度分别加征34%、20%、24%、46%、26%。
“美国本轮‘对等关税’是对WTO规则下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的挑战,或使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新转向双边贸易或区域贸易。”芦哲表示,此举表明美国可能将彻底背弃最惠国关税待遇,动摇过去七十多年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意图有三: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为其国内减税政策预留财政空间;二是配合其国内产业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三是作为其对外的谈判工具,对外施加压力,以此实现谈判的政治经济利益。
业内普遍认为,美国任意挥舞“关税大棒”实际上损人不利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对等关税”的征收未必能够显著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却一定会显著提升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造成美国经济再通胀,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加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按照耶鲁大学、高盛、彭博等测算,美国20%的整体关税加征,预计将拖累美国GDP1.3个百分点至2个百分点,推升美国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1.2个百分点至2.6个百分点。从全球来看,如果本次“对等关税”政策全部落地,2025年全球贸易很可能出现明显萎缩。简单来算,本轮加征关税预计拖累2025年全球GDP1.2个百分点至1.3个百分点。
富达国际全球宏观策略师马克斯·斯坦顿表示:“根据我们的计算,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将达到24%左右,这是我们自20世纪初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如果全面实施,它将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并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严重风险。”
国内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对中国而言,市场人士认为,我国宏观政策有空间,后续将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缓冲。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提出,年初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效能的持续传导,我国经济韧性仍能保持延续。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今年国内已对扩大内需做了前瞻布局,但鉴于美国加征关税幅度超预期,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加码内需的概率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宣布尚未完全落地的逆周期政策包括育儿补贴、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等,预计未来的储备工具还包括“两新”“两重”的扩围扩容、服务消费补贴、加大商品房收储力度等。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预案”“有共识”,特别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提振消费作出明确部署,以扩内需促进稳增长仍大有可为,尽管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我国政策将更能聚焦“做好自己的事”。
张明表示,国内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尤其是要大力提振消费。首先,应实施更大力度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以对冲净出口显著下降对总需求的冲击;其次,在外部市场的可靠性下降之后,必须加大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力度,打破地区保护主义与行政分割,降低要素与商品的国内流通成本;再次,应加大收入分配制度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改革,让具有更高边际消费的中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更高收入,让具有很强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中产阶级能够放心消费。
中国资产有较强韧性
在市场人士看来,“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下滑甚至衰退。从当前来看,我国有充足的应对空间,中国资产有较强韧性。
章俊认为,“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但国内大循环的完备性足以让中国在全球“比差逻辑”下相对美国具有核心优势。关税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避免,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能够在关键时刻形成有效对冲,国内基本面有望保持稳定。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内需、科技仍是主线。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多元化的全球布局,面对此次“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准备也更加充分。
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看来,对于权益市场定价来说,应重视但不用过度担忧“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新一轮外部关税和上一轮相比有几点不同:第一,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调结构、去杠杆的阶段,而本轮处于稳总量阶段;第二,中国贸易结构已进一步多元化,企业在预期上亦相对更充分,去年底特朗普就曾称计划对中国加征60%关税;第三,本次“对等关税”政策四面出击,对应着全球贸易面对的主要是系统性风险,不存在单向的转移预期。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韧性凸显。芦哲认为,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主要由中国科技公司引领,科技板块的估值持续修复。尽管市场的上行趋势呈现科技板块引领的结构化行情,但由DeepSeek引发的估值重塑并非单纯的技术事件,而是中国创新体系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进化”转型的缩影,有力地支撑了A股市场的信心,带来了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提升。
“横向对比来看,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与海外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仍有差距,也还有小部分科技行业暂时还未实现估值跃迁。”芦哲表示,在海外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同时,要弥合与海外科技板块的差距、实现所有板块全面性的估值提升,仍然需要国内基本面和流动性共同配合,资本市场也将继续发挥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作用,为推动创新驱动型经济体发展贡献力量。
21:16 | 健康元2024年锚定主线并构建业绩长... |
21:12 | 爱丽家居再迎涨停板!2024年净利润... |
21:11 | 美关税影响较小 券商看多深市新能... |
20:57 | 联科科技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
20:57 |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三星医疗子公司... |
20:56 | 4月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国泰... |
20:55 | 北自科技拟购买穗柯智能100%股份 ... |
20:55 | 上周公募调研逾1000次 医药生物行... |
20:54 |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股票型产品... |
20:54 | 网传信息严重失实!刚刚,小米澄清... |
20:34 | 中远海控2025年首季度实现开门红 ... |
20:34 | 扭亏增盈成效显著 山东钢铁预计一...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