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董少鹏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改变了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共同富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得到深刻诠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是“拔穷根”、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也是引领发展方向、塑造发展模式的过程。小康路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是党中央的郑重承诺,是新时代的重大发展任务。
为了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平衡发展、共同富裕,我们依靠体制优势,加强组织力度,把真金白银用在扶贫攻坚上。8年来,既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也鼓励金融体系、社会资金市场化参与,形成了多渠道、多样化的投入格局。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流转资金44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等等。
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平衡发展、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也对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近年来,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纷纷加入到扶贫工作中。商业银行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提供贷款,为产业发展提供扶贫小额信贷,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已形成一定规模,对贫困地区种植业良性循环发挥了支持作用,一些贫困地区还开展了资产保险试点。证券行业机构参与扶贫,主要是发挥其市场信息敏感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引进好的企业,帮助当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证监会还推出了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虽然通过这个通道首发上市的企业数量并不多,筹集的资金只有几百亿元,通过增发筹集的资金近千亿元,但同样体现了倾斜支持。长期看,对相对落后地区增强现代市场经济意识也很有利。
事实上,金融领域各个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在推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在此过程中,农村居民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的环境改善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展了。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大法宝,是促进平衡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反过来,脱贫攻坚也对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近年来,脱贫地区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用好产业扶贫政策,打通了资源、资金、劳动力、市场销售等联系,逐步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有了产业支撑,当地经济运行才能稳定,老百姓口袋才能鼓起来,脱贫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放眼全国大市场,脱贫地区有了产业支撑,并与其他地区形成有机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对全国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支撑和辐射效应。让脱贫地区更好融入全国大市场、大体系,激活其发展新动能,这也是构建高质量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增强“造血”功能。脱贫地区要继续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产业、找市场、打品牌。要继续发挥好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作用,继续发挥好相关单位的帮扶作用。
无论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层面看,还是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层面看,脱贫地区都是大市场、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增厚人民生活福祉,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用实干精神和改革创新办法,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金融普惠,推动经济平衡发展、公平发展、高质量发展。
00:24 | 上市公司参设产业基金应逐“新”求... |
00:24 | 电子行业呈现强复苏态势 算力存储... |
00:24 | 以汽车产业“链”出经济新动能 多... |
00:24 | 海大集团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持续打... |
00:24 | 专访联东集团常务副总裁梁环宇:产... |
00:24 | 泸州老窖:推进产能优化升级 加快... |
00:24 | 时代电气乘新能源之风而上 积极布... |
00:24 | 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经销商网络 五粮... |
00:24 | 直击轨道交通行业集体路演:行业景... |
00:24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耐心“陪跑” 赋... |
00:24 | 实探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底层资... |
00:24 | 保险预定利率“2时代”下银保代销...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