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科技创新历来都在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这个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更加重要。”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10月30日在中共中央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十四五”时期作为我国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不仅代表着我国将进入新发展时期,也要求我国要有新的发展理念予以协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转化过程中,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并且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与日俱增。整体上看,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力量,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添新的动能和优势。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且2019年超过2.2万亿元……
再从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角度看,五年来,21家国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愈发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数据显示,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1万亿元增长到12.2万亿元,五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
在庞溟看来,企业作为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国家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更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从这一角度看,其确实更善于捕捉市场变化、紧跟科技前沿、把握需求变动、进而带动研发效率全面提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随着科技创新愈发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规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快增长,而这一改变既体现了企业的内生需求与创新能力的升级进步,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以及拉动产业整体发展。
事实上,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可以看到,中央高层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以及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的。
尽管当前我国发展环境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变化,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全会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往往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因此,我国需要继续提升创新型企业的营商环境。具体来看,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证券市场对于企业创新予以资本化,还需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于企业创新予以协同化,更加需要司法执法对于企业创新予以保护化。此外,我们不仅要给企业创新空间,更要给企业创新时间。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创新,归根结底其实也是人才的创新。所以,为进一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如何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庞溟认为,要从制度上、法律上和实践上支持科技创新,就要重视代表新发展动能的来源、产业链价值链贸易链升级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未来增量的新经济成分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对于科技创新性企业来说,探索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科技创新公司与科技人员共同“创业”,以提高资本结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支持科技型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而让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使新科技与企业内生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