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乔宇 贺王娟
9月过半,资管新规过渡期仅余不足4个月,又逢华夏理财成立满周年,华夏理财副总裁贾志敏日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华夏理财转型的成果和进展,公司的投研理念和经验。
“目前公司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产品已经完成净值化转型,在今年年底这个比例将全面达到监管要求。”贾志敏表示。
在贾志敏看来,过去更多是强调金融体系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功能,资管新规等监管文件的出台意味着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开启,资产管理机构未来还将承担起财富分配的重要职责。
《证券日报》: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如何看待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理财的影响?
贾志敏:资管新规等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关。1949年-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处于工业化主导阶段,金融更多体现在以银行为主导,以银行表内存、贷业务为主要支撑的间接融资服务模式。2008年-2017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主导阶段,房地产、政府平台、基建大规模发展,银行表内业务受资本约束情况下,银行理财、信托这类影子银行业务蓬勃发展,金融的间接服务模式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2017年以来,我国进入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提出新要求,直接融资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银行理财公司应运而生。
短期来看,银行理财打破了原来资金池的运作模式向净值化、直接融资方向转型,大众投资者和银行理财管理人需要时间去适应。长期来看,资管新规能够倒逼整个资管行业投研能力的提升,投资策略更丰富、产品品类更齐全,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和盈利体验。资管机构管理好居民财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良性循环的同时,自身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证券日报》:目前,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是国内大资管行业中规模最大两类分支,您认为它们有什么不同?
贾志敏:公募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明晰,是由市场机会驱动,股票、债券、混合等不同类型基金对应于不同的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能为客户提供参与不同市场机会的工具和手段,但要求投资者对具体的投资品种和买卖时机做出选择,其投资收益既与所投资基金的净值表现相关,更与投资时机的选择直接相关。目前仍然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这更多是因为人类脑神经系统经过几十万年进化,形成的“损失厌恶”、“盲目从众”等心理特征和追涨杀跌的本能。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到反人性投资,专业投资者也需要通过认知能力的不断拓展和投资范式的不断进化,实现投资绩效的提升,做到“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与公募基金相比,银行理财是以投资者需求为驱动,围绕客户在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方面的特定需求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在投资品种、投资方式上有多重选择,能对市场各类投资策略、投资机构的投研能力进行高效整合。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不同策略、不同资产组合作为零部件进行组装,能尽可能增加每只产品所投策略和资产的丰富度,降低单一策略和资产的集中度,并实现精细化运作,一定程度平滑投资风险,实现产品层面的风险收益平衡,更好地改善客户的盈利体验。
《证券日报》:华夏理财如何搭建投研框架?
贾志敏:华夏理财坚持“四位一体”投研框架,即宏观、行业与产业、策略、策略组装四个层次,相互作用和验证,选择全市场各类优秀子策略并进行有效组装。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研究方式,开放融合包括基金、券商在内的海内外各类机构的投研优势,保障宏观研究、行业与产业研究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同时,强化投资团队范式训练,不断优化和量化对市场各机构、各类策略的评价能力,形成可投策略库,并根据客户期限、收益、风险的特定需求进行策略组装,优化客户的投资体验,形成银行理财公司经营特色。
《证券日报》:有没有特别的人才激励措施,以保障华夏理财投资能力的精进?
贾志敏:除了吸纳来自集团的人才,华夏理财投资板块还在通过市场化招聘的方式积极广纳人才,制定了具体的人才考核激励措施。资产创设和产品组装环节的考核细化到投资经理维度,单个产品、单类资产落实到人,各自设定明确的业绩考核基准,在业绩归因基础上进行跟踪监测和考核。与之相配套,建立健全投资板块人员的针对性引进、人员晋升退出以及跨部门、跨板块人员流动机制,实现岗位分工与人员能力相匹配,提升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证券日报》:金融科技是如何赋能华夏理财的?
贾志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RPA等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华夏理财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去了解用户,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华夏理财中后台运营的效率。
此外,华夏理财内设独立的金融科技板块和部门,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构建了多方合作共赢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按照系统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推进路线,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核心能力,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
(编辑 李波)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