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会议活动 > 正文

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王励弘:线上和线下现在都不是终局 未来将走向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2020-12-18 15:42  来源:证券日报网

 

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 王励弘

      大家好!我是瑞思的王励弘,应该说我是一个证券和资本市场的老兵,但是一个教育界的新兵,还不能说是新秀。因为我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就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以及实践,也在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开始的时候一起生长,不管是不是野蛮生长。今年年初我决定离开,带着金融和资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当然,今年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所以在今年也有很多的考验、很多的思考。我来的时候其实是希望把瑞思转型成为一个数字化的、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当然在上任的第十五天我们的疫情就开始加剧,将近五百家的线下学校被迫停业一百五十天,最长的大概停业了两百多天。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境遇之中,其实既是加速了我们的转型,同时也让我们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很大的警示,也是让我们更加冷静地集中资源做好我们的教育。

    今天非常感谢证券日报的邀请,也非常感谢陈社长和其他主编的邀请,所以今天还是想分享资本、教育相关的话题,我的演讲主题是“教育与资本——做好新时代的道义之交”。

    刚才大家已经提到,今年在疫情过后,资本对教育的投资是非常低的,当然,因为我不在教育行业和PE工作,我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但这个趋势大家是能够看到的。虽然交易的数量是下降了,实际上交易的金额是大大上升的,从中也可以看到大家在布局不同的。

    图中的名字并不一定全,因为前几页我们的数据只集中到了2020年6月,实际上下半年的融资应该说更是一浪接一浪,很多的企业也是今天参加峰会的嘉宾。就像刚才王总提到的,以前教育可能是A轮B轮一两亿人民币,现在经常看到的是数亿数十亿美金,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融两轮超过十亿美金的概念。在一级市场非常火热的时候也建议大家去看一看二级市场的表现,其实就在最近的几个月,二级市场在线教育的机构股价有比较强的回调。最近我也跟很多投资人、分析师做了一些交流,他们认为其实资本在回归理性,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一个好的声音。

    这一页有的时候会引起争议,但这是我的真心话,也不怕跟各位点对点地做一个讨论。我自己觉得现在线上非常非常的热,线下似乎非常非常的冷,但实际上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线上和线下现在都不是终局,大家都在寻找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其实线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刚才提到没有一个物理的边界,可以触达我们下沉的市场,可以对于教育公平做出很多的贡献,同时也是一个数字化的里程,其实也能够在未来走向更加个性化的教育。但是现在确实线上教育为什么要融这么多的钱,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居然在一个本来盈利水平很好的行业里面打成了一个盈利很不好的行业,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自身的运营。

    当然,刚才王总也提到很多的钱是不是真正用在了提高教研和教育质量,提高整个客户的体验上?我觉得有一部分肯定是的,但更多的似乎还是在抢流量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觉得线上这些可持续性和现金流怎么样去做得更加健康,怎么能够在未来可能会渐渐变凉或者变理性的市场当中支撑一个可持续的、真正富有教育价值的运营是大家都要想的一个问题。

    那么线下是不是真的变冷了呢?我们经常看到线下企业退出市场了,哪个企业就要关门了,但我们没有看到两点:线上的企业有沉默的大多数,其实他们也是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就像刚才讲的如果你的教育理念、你的教育特性没有做好,你的商业模式是不健全的,那么在疫情和资本的冲击下,其实早晚是会出问题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当然,线下教育确实是受到物理半径的影响,一般就是周围三公里,而且线下的教育在运营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是一个实体,确实很多的里程是没有数字化的,所以其实还是在一个人对人、点对点的场景上去做。

    不过线下也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刚才已经讲过我们有教有育,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和沟通,线上和线下在今天的技术情况下还是不可比拟的,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坐在这里开这场面对面的峰会了。线下的机构在一个更加精准的范围内获客,今年包括瑞思也体会到,我们线下的获客成本是在下降的,而且我们感到线下的需求是在非常旺盛地恢复,因为大家感受到了线上线下教育的差距,感受到了线上可以做的哪些地方比较好,线下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家长也会去匹配这样的一个线上和线下的教育资源。我确实觉得线下传递的温度和线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做线上课程的时候经常说线上我们相见、线下我们拥抱,这里的温度永远是多一分的。

    为什么现在资本对教育这样青睐呢?我觉得是有着非常根本的原因。首先教育确实是我们的国策,其实也是全世界家长关心的问题。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了一个人力资本大国,所以未来的竞争其实更多的也是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竞争。我觉得中国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程度确实已经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了,就举一个例子:中国毕业的Engineer工程师,这里不一定是指机械类的工程师,其实是一个几百万级的数量,美国或者全世界加起来可能是我们的几分之一。那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当中,中国的AI当然会做得更有希望,中国的5G发展也会更好,未来我们的智能化世界中国可能就是要引导,所以其实教育在逐渐地让中国的竞争力加强,已经不是一个靠人口红利来牵引的经济体了。中国现在开展普适教育、普及教育,基本上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上小学,我们高等教育也已经接近了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入学水平,所以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是非常非常突出的。

    刚才我就遇到了几位瑞思的家长,确实在中国的家庭第一支出重点就是教育,也是确实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所以在教育上的投入就会越来越大,现在教培确实也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我们确实不能忽略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种种好处,这也是未来在教育行业很重要的一个生产力。现在互联网的技术其实也催生了教育新的模式,包括刚才提到的不管是我们的线上大班课还是能够连接国外的教师跟中国的学生来上课,未来因为技术其实有更多的模式会诞生出来。同时技术其实也催生了更多教育市场的消费,包括今年非常流行的,或者是从去年开始AI的启蒙课程,今天也有很多在线的机构会讲到他们通过技术怎样打开这个市场,提高教学的效果,让整个的教学效率能够上升,所以说科技确实也是教育的一个新的生产力。

    就像所有的投资一样,投资都是需要回报的,也是需要投资在有良好的成长和优秀的管理的教育公司,所以其实我们也非常关心什么样的教育公司会更得到资本的青睐,我觉得也是从宏观开始说起。任何一个行业其实还是要真正能够有一定的差异化,满足到真正的用户需求,同时应该是可持续的,所以我也确实认为在教育领域第一重要的其实是品牌,因为它是建立起一个信任,第二重要的就是课程产品,因为你是要通过课程产品达到学习效果,也就是客户的需求,但商业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也特别想提出,因为教育其实是占据着你的时间,对于青少年或者更低龄的群体占据的是你的心智,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不可回溯的,也是不可逆的。为什么教育应该更加严肃?或者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就是希望不是拿我们的孩子和职业教育去做试点,去做小白鼠,去薅这个羊毛。

    我们经常在想中国到底依靠什么能够变成引导世界的一股力量?刚才提到我们普遍性的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但我们的孩子在创造性的思维、团队的协作、领导力方面其实是缺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政策现在越来越走向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路径,而不是唯分数唯学历。希望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多地创造或者缔造中国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人群其实已经很少以高考作为一个节点,实际上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大多数的情况不是在一个考试的环境当中,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怎样培养真正能够适应未来、引领未来的人才其实是我们教育要考虑的。

    刚才说到核心竞争力、品牌和课程产品,包括老师和教学质量,我认为更多的会进入到搭建竞争壁垒,包括科技领域的资本。我认为教育和资本都要向善,就是做主题里讲的“道义之交”,所以也希望讨论一下教育和资本如何互动才是良性的。中公的王总提到教育是一个慢活,我们也认为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就像刚才说的,当你展望你要活一百岁的时候,你理解的教育一定不是当时当季考分或者某一个培训,而是更加长远的,希望做教育的人都能够想得更远一点。

    我觉得资本可以帮助教育领域、教育企业,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这在其他的商业模式也是非常多地在讨论的,怎么才能让教育的产品能够有更好的体验,让我们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这些都是资本可以帮助的。我也觉得教育应该好好地跟资本结合,因为资本可以带来很多资源的整合,使得我们的教育能够有更广的覆盖领域,包括刚才说的能够在偏远地区通过线上的方式引进高质量的教学和师资,这也是资源的一种整合,能够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国际上有些好的方式、方法和理念也能够引进来,比如最近我接触到一个比较高端的营地,其实是用项目制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的学生从原来跟社会割裂的学校再回到社会实践,其实这些都是用资本来带动资源的整合。

    平台化的发展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个人认为未来单一产品做得再好都没有特别强的竞争力,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平台化、生态化的世界,所以单一类的品类做好是被整合的。我个人的看法是今天其实没有平台型的企业,也并没有生态型的企业,也许大家要思考我们在做好自己的教育公司的时候如何想到下一步。

    稍微说一说瑞思的情况,因为刚才提到原来我们是一个相对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疫情期间其实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也坚信线上线下融合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长远的发展之道。刚才提到我们说的科技赋能和跨学科,其实是大家都在讨论的,这里也稍微说一说。疫情到来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这样的概念,就是停课不停学,语言的学习上可能更加突出。大家知道如果两三个月不去用英语的话,可能以前你积累的很多东西就在淡化,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这样,停课这件事情其实是挺不能接受的,而且语言学习过了那个阶段再回溯学习特别简单的第二语言就会觉得很没有乐趣,我们当时想唯一的路径就是怎么在线上达成我们的教学。但我们做的时候非常谨慎,不是把线下的课程直接搬到线上,那个叫做网课网校,不叫线上课程,所以我们要重新做起。

    为了重新做起再复课,我们做了一系列线上化。首先大家都在做的当然就是办公的线上化,我们在一个星期之内就让EHR和钉钉联通,将近四千人在线上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再就是线上培训e-Learning系统,因为我们的老师要在e-Learning学习新的课程,线上的教学方式,也是因为线上的e-Learning能够让我们非常快地响应。再就是运营的线上化,其实线下的校区运营和线上的课程整个的流转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当时也做了专门的项目去把线上运营能够做通。再就是教学的线上化,因为现在大家讲的在线教育,很多人总是讲线上上课,线上上课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当然也开发了自己的技术平台“瑞思+”承载我们整个在线学习,最高峰的时候有一百五十个城市将近十几万的学生通过线上能够学习,在线课堂最高的时候有七千多个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直营体系百分之八十九的学生做了线上复课,中间还有百分之七十的家长做了线上课的购买,其实这些都是对我们品牌教学产品的认可,在线本身和不在线并不是最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尝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科技赋能的国际化综合素质教育平台。这里体现了瑞思的新基建,因为只有把整个基建建好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才能走通。这里有很多的框图我就不说了,我们的思路有一个“地网”,就是线下的五百家校区,另外还有一个“天网”,就是线上能够做的整体线上教学活动和数字化的招生,其实在“天网”和“地网”就是四个在线的能力去支持。我们运营的不是一个学校,而是四个学校,为什么这么说?教我们孩子的必须是合格的老师,我们的员工在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提高专业的能力、提高管理的能力、提高领导力,所以我们也成立了瑞思大学为员工做这样的一个升级。

    当家长不能理解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困境就会很强,所以我也认为我们一定要超过一门课、超过一个线上或者线下学校的概念。当然我们也会用科技来提升我们的管理,包括赋能给教师,这里讲到智能备课系统、AI巡课系统,包括未来的智慧校园和数据的打通,把我们线上线下的用户旅程能够做得更加数字化,未来的方向一定就是走向个性化的需求,满足我们千人千面,更加能够找到自己成长路径的学习方式,所以说未来可想像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当然往这条路上走也是比较艰难的。

    回到瑞思本身,我们是希望构建卓越而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为什么叫做共同体,不叫平台不叫生态?因为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很多的教育机构,可能有一个好的老师、有一个好的课程、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没有商业运作的能力,也没有资本运作的能力,甚至有的时候没有技术开发的能力,我们希望这个共同体能够带着他们一起成长,打造一个真正好的素质教育的平台。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希望教育与资本做好新时代的“道义之交”。刚才提到一个是时间轴一个是教育的宗旨,还有我们线上线下怎样结合,让这种温度、效率、覆盖的广度和我们能做的精度和深度都融合好,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会走向这样一个更加综合的旅程。我们说“孩子的瑞思、世界的未来”,就像刚才赵社长讲的,我们影响了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影响世界的未来,这也是我为什么投身到教育领域,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愿望和最高的境界,再次感谢这个和大家分享的机会。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