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贾康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市场人士,很荣幸有机会跟各位交流,我想谈一下自己怎么认识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和改进金融生态。
从四个方面分享自己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我想客观地做一个回顾和评价,我们国家直接融资比重很低,而间接融资为主的这种基本格局的形成是有客观原因的。在传统体制下,中国从基本不存在金融市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金融市场这个概念之下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有在前面几十年反复的探索,一路的发展,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形成了配套改制思路以后,也有一定的路径依赖。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之后,整个的市场体系里的金融体系的打造,怎么样让它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同时还要在这里面去解决好大家已经体察到的金融的重要性,同时伴随着它的风险特征。怎么样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要学习国际经验,要总结本土经验,又要有一系列的探索和发展过程。
所以,银行还是按企业化定位去提供贷款,以间接融资的方式支持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个基本框架开始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而其后又顺理成章开始探索直接金融,最典型的就是在沪深两地下决心建立直接融资的股票交易所,这个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建设,我的印象很清楚,邓小平一开始说得非常策略,可以试,试了不行的话,还可以回过头来再把它关掉,他同时说关也可以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步关掉,一种是分步来关。邓小平他就反复思考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他的本意绝对不是建了这两个地方交易所以后,再去怎么样考虑把它关掉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恐怕中国没有人出来说把这两个交易所关掉,搞市场经济不光要有间接融资,还要有直接的融资。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股票交易所直接融资发展的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间也已经在债券这个方式上,注意到直接融资的机制,再往后还在积极考虑各种直接金融的板块,还有就是在私募概念之下,更多样化的直接融资的形式。
这样的一个间接金融为主,而直接金融也发展起来的格局。现在,中国仍然是整个金融100%的盘子里面,间接融资高达80%,直接金融只有20%左右。
第二个层次要谈的比较直率,提出我的一个观点,综合来看,中国要追求升级的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高质量的发展。直接金融可能更适合我们度过了发展中经济体前夕的一些探索过程之后,作为最主要的金融业态的,举足轻重的成分来加以发展,这要结合和直接金融能力相关的风控能力来发展。
现在,直接金融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已经非常明显。比如说,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当铺思维,就是要有抵押物,没有抵押物难以在风控环节签字,风控对银行相关人员要终身追责的,你有抵押物,可以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贷款才发得出去。固然有利于防范和抗击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但是可能不利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潜能充分发挥,更多的业务很容易流于形式主义,在中国具体场景里面,更多的要把想取得贷款支持的这个企业主体这些人员,推到了要拉关系处关系的那个复杂的非规范的场景里面,你不会拉关系和处关系,可能这一方面就没有什么进展。
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他在取得融资支持这一方面,有过去根深蒂固的骨子里的形式。要在间接融资里面得到融资的支持,不处理好银行的关系,是难以想象的。那么这个反过来说,企业家的精神和潜能,其实更适合的是企业家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种关系学上,应该更多的是考虑要承担一定的创业创新,怎么样打开局面。而直接金融可能更适合于这种类型的潜能的发挥,到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一定是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约束条件之下,去敢于冒险,敢于试错,敢于创新,而得到直接融资这个程序里面的另外一些人的共鸣,比如说实业家他的创业创新的设想,在路演中间,在信息披露中间得到另外一些直接融资主体,他们的共鸣和认可。那么直接融资才会配上创新创业活动的结果,特别是在新经济,数字经济,创新中间要经受烧钱的痛苦阶段,成功率很低,但是如果有少数的成功,全局皆活,这样一种承担风险的功能,间接融资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支持力,必须是直接融资,特别是风投、创投、天使投资,这些金融精英在一线去寻找那些科技精英和企业精英,他们这种可能得到支持的方案,支持十个不求这里面成功三五个,可能一两个成功,就全局皆活,所有的承诺成本都得到对冲了以后,还有超额利润。
这样的机制更多应该和直接融资的发展相呼应,一起来形成升级板创新局面。
第三个层次,我想谈的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风险性质有所不同,间接金融是银行系统拿到牌照以后,要吸收居民储蓄,这是老百姓的钱,是他们的养命钱和血汗钱,不能出闪失,必须是当铺思维,一定要有可靠的抵押物。直接金融它的这种风险性质,它是在企业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的资本积聚和积累,它可以更多承担着去试错,去承担风险损失的这样的压力,它没有那么多的道德一下子升级的压力附加上去,这个钱亏了以后,是不是糟蹋了老百姓的血汗钱,就是在企业家自己认为值得去承担自负盈亏的这种约束的风险情况下,更能够放开手脚去试错和创业创新。整个社会防范系统性的导向之下,银行系统的风险累计是不是更容易传导到系统性的风险,而分散的投资,自负盈亏情况下的直接融资的风险,在股市上也可能出现剧烈的振荡,出现不利的局面,但是相对容易和系统性风险做成有防火墙,或者有隔离带这样一种机制状态。
对于以后更多的鼓励承担一定风险去创业创新,直接金融风险的特性和相关的价值,就会进一步凸显。
第四个层面,就是整个中国金融生态的优化和改进,应该在改进的努力之中,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常规间接金融的低利贷,加上直接金融可能的中利贷,还有一些间接金融的小额贷款公司,自负盈亏的中利贷,应该形成一种多样化的,无缝连接的整个中国金融供给体系,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有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合在一起,他们形成的金融产品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无缝形成一个有效对接的状态,这种金融生态比较高的水平,可以通过高利贷的空间来反证。可以把利贷充分的边缘化,或者是挤出去,就意味着金融生态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和水平。
过去在温州发生跑路事件,这种局部性的危机振动全国之前,温州在全国金融生态全国评比中,连续七年名列第一,我在温州现场会听到当地人民银行支行的领导,他还在提他的连续七年全国金融生态评比第一,听起来这种十足的讽刺性,就在于金融改革没有真正通过多样化,而达到一种对于现实需求的对应性的供给体系的状态,而实际上是使潜规则强制替代明规则,越来越高中利贷和高利贷去解决燃眉之急,实际金融支持并不能够使它的实体经济摆脱空心化的威胁。真正金融生态的发展,要把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更好的形成无缝连接的供给体系,而中国的基本发展方向,就应该坚定中央明确表述的逐步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直接金融的发展当然要伴随着风控能力同时的发展,包括科技金融概念之下,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在有一些真的肯定的发展需求,还要进一步的把监管匹配上去,还要探索监管怎么样合理的形成它的机制,在大的方向上一定要强调创新的发展,要给直接金融更多的一些试错空间和创新的余地,要使直接金融发展成为支持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作用,支持创新创业活动更加生龙活虎,我们的升级版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配套改革内容。
我的看法就是这些,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