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
无论是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居民旅游消费的表现,还是最近几个月以来人民币资产日益受到外资追捧以及第三届进博会顺利召开,内外两个方面,都对中国经济运行状态给出了清晰标识和积极“对价”。
来自方方面面的信号,清楚地指向一点——中国经济正在快速驶入常态化运行的轨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人预期现行政策将在未来某个时点出现“拐点”,甚至可能出现“政策悬崖”。一方面,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确实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另一方面,经济运行的具体状态,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相关政策的取舍。就此而言,对政策“拐点”的担心,显然不存在逻辑问题。但在直面鲜活异常的经济现实时,还是需要倍加小心。无论是过早的担心、还是过晚的担心以及在这种“异时空担心”加持下推出的政策,都可能对原本正常的经济运行产生或大或小的扰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甚至会使经济修复进程出现反复,对投资、消费、进出口等行为带来冲击。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曾有过教训。
从这个角度观察,央行副行长刘国强的表态,就格外及时。在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他很明确地表示,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改变和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要继续服务好实体经济,不能出现“政策悬崖”,政策突然中断,可能很多方面适应不了,所以调整政策要评估和考虑这些因素。
这显然是再清晰不过的信号。虽然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走势确实比较强劲,发展动力相对较足,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影响经济和社会实现常态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复杂,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都决定着相关政策的调整要足够慎重、足够灵活,要依据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调整。这在相当程度上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大智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政策调整在考量自身发展态势的情况下,也要兼顾外部形势的变化,要足够重视“单兵突进”面临的变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在政策取向调整时,最少要坚守住两个关键点:其一,政策调整要实事求是,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推动相应政策因时而变;其二,要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尤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在更广泛的面上,进一步强化沟通和联系,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