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公司产业 > 高管访谈 > 正文

国科天迅董事长兼总经理房亮:做好中国芯让 “硬科技”产生更多的辐射效应

2020-01-22 00:20  来源:证券日报 朱宝琛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他具有十余年航天工程系统的研发经验,曾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多次主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他将公司的愿景从“高可靠光纤通信领域的创新者和领跑者”改为“让通信和控制更高效更可靠”,是因为发现公司的梦想越来越大,同时希望帮助客户做得更好,实现成长的目标。

    他所创立的公司起源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专注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可靠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为实现FC技术的自主可控,提升我国下一代高可靠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做出了积极而有力的贡献。

    这个人就是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房亮博士。日前,房亮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专访,聊了他所创立的国科天迅以及他眼中的“硬科技”。

    不希望把先进技术束之高阁

    在2015年年底创立国科天迅之前,房亮已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近十年。

    2006年,房亮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工作。该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他的主要工作,是和团队成员一起,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各工程型号航天器研发我国自主的神经网络系统。

    “我们从2007年开始做这些技术,目标是为了支持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房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对于在中科院这些年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房亮非常谦虚,只是用“还算可以”一笔带过。事实上,在从中科院出来创业之前,从工程岗位来看,他已经是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分管了几个主要的型号;从管理岗位来看,他已经是研究室的副主任,分管相关的管理工作。

    对于离开中科院创业这件事,房亮想了很久。让他下定决定离开中科院是源于当时发生的一件事。

    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自己当时负责“天宫一号”的存储器项目,这一项目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所有指标都是最高的,而且,做完之后效果非常好。

    “虽然当初的设计寿命只有两年,实际上工作了四年半,在任务结束后,‘天宫一号’返回大气层烧毁的时候,存储器仍然是正常的,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房亮说。

    但在房亮看来,这项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其最高价值远不止于此。

    “我们发现把技术推广到更多领域应用很难。”房亮说,虽然大家做过一些努力,但是毕竟平台有自己的专业方向、自己的工程任务,不可能在有限的资源里面做更多地推广。

    房亮清楚地记得,当时项目的整个指标到全国去找,没有第二家能做得像自己所在的团队这么好,但是,过了五六年之后再去看,行业里的好多指标都已经上去了,甚至有的地方的应用比当初所做的还要好。

    “这真的是非常可惜,一方面这项技术没有在它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所应该有的价值没有在当时的平台里面得到体现。”房亮说,同时,对整个团队而言也非常可惜,虽然当时因为这个项目拿到了国防科技进步奖,但没有产生更多的辐射效应。

    此后,房亮担任了与载人航天相关的项目主任设计师,其所研究的光纤技术与国外的技术水平相当。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变成了国际最高水平,而这些都在此后的任务中得到了验证。

    “如果没有做产业化相关的业务,不出意外的话,曾领先国际的光纤技术就可能与之前的存储器一样,获奖之后就束之高阁。虽然这样的荣誉会让人很激动,但是价值被埋没了。”房亮说,自己不希望旧事重演,所以,就非常坚决地找到了研究所的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拿出了围绕“光纤总线技术”撰写的落地计划书。

    “虽然辞职出来之后会有很多的困难,甚至有可能干不成,但是,这是特别值得去拼一下的事情。”房亮说,因为做成了,其贡献和价值远超在载人航天这一领域的价值。

    允许科研人员走出去创业,这是中国科研成果转化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而大家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让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产品。

    这也正是房亮离开中科院出来创业的初心。

    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2015年,房亮带领原单位的三个技术骨干,外加社会上招聘的几位研发人员,开始谋划组建团队事宜。

    事实上,在创立国科天迅之前,房亮通过参加中科院组织的联想培训班,就笃定了要离岗创业的决心。

    2015年10月15日,国科天迅在北京正式成立。公司官网的介绍是,国科天迅起源于中科院,专注于高可靠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

    对于起源于中科院,房亮解释称,这是因为技术是在中科院孵化的,出来创业后,核心的技术转化是从中科院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专利作价入股到公司。

    与此同时,包括房亮在内的多名公司高管,都与中科院有深厚的渊源。比如,公司研发总工谢京州,曾在中国科学院下属企业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研发副总经理曹丽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电子室业务组长。

    房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科天迅所做的技术,离开了中科院的平台,变成了一个推向社会的产业化的平台,面向的不仅仅是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而是以此为基础的很多与国防相关的项目。

    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也开始在民用领域有所应用。比如,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工业控制网络等细分市场有所布局。

    “希望通过高质量服务和技术创新,早日实现更多领域的高可靠通信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推广。”房亮说,究其原因,是公司所做的产品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保证在工作期间不能出任何问题,这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做实验、设计、验证。“民用领域与军用领域的特点完全不一样,军用领域讲究的是高可靠、高质量,民用领域更多的是讲究性价比,要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做到价格亲民,能让老百姓接受,所以,它的推广比国防的要远一点,但是我们会持续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往前走。”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有竞争方出现了。

    “有竞争对手开始模仿我们的产品形态,跟踪我们的技术指标,但是,他们与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只能做1个G的指标,我们能做4个G的指标;芯片方面也有公司在跟踪,但是没有一家能做出来。”房亮说。

    对于竞争对手的出现,房亮称“这是好事”,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一领域了。同时,有竞争才会把这项技术做得更好,“我们只要保持领先就成。”

    曾经,国科天迅的愿景是“高可靠光纤通信领域的创新者和领跑者”,使命是“光纤通信助力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强国”,价值观为“守正出奇、惠人达己”。如今,公司将愿景改为“让通信和控制更高效更可靠”,使命变为“自主创芯,成就客户”,价值观是“讲真话,干成事,有担当,同进步”,服务理念是“守正出奇、惠人达己”。

    对于这样的改变,房亮告诉记者,从公司成立到现在4年多的时间里,发现当初的梦想有点小,“越做越发现还有更多的空间,梦想越来越大。”

    比如,国科天迅原来在高可靠光纤通信领域能够做到创新和领跑,后来发现其实公司一直在做创新和领跑的工作,从产品的形式、整体的解决方案和指标,都是最高的,而一些最主要的专利,都是公司在牵头。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没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定的太小了?”房亮说,同时,公司现在不仅仅只做光纤通信,还有无线通信,而这两个方面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们把愿景改为‘让通信和控制更高效更可靠’,这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让外界知道我们做什么,大家可以找到同一赛道。”

    “自主创芯”,是因为公司在起步阶段就决定要做芯片,做“硬科技”,而且是要做自主可控的芯片。正因为如此,公司的研发团队占比较高,把研发作为一个重心,其目的就是要把技术牢牢掌握在我国自己的手里。

    这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公司有科研人员80多人,占比在70%以上。

    科研人员众多,这也正是“硬科技”企业一个典型的特征。而与之相伴的是,在科研投入方面的比重较大。这就难免会遇到资金的压力。

    房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资金压力是所有创业公司最头痛的问题。他回忆道,2017年年底的时候,公司账面上没有资金了,而产品还没有出来,使得公司面临着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当时,几位高管把房子都给抵押了。直到后来融资到位,才解决了资金问题。

    “那小半年的时间真的是非常艰难,熬过去就过去了,如果没熬过去,公司或许就黄了。”房亮说,值得欣喜的是,在共渡难关的这段时间,国科天迅的核心团队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坚定地选择了相互信任和坚持,团队因此变得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核心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作为一家“硬科技”企业的掌门人,房亮对“硬科技”亦有自己的理解。

    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硬科技”在前期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本的投入,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一般而言小企业不会去做。

    一般而言,“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由于风险大、周期长,往往缺少足够的资本支持,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从而有力地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

    房亮表示,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硬科技”的背后,支柱的产业技术就是芯片。如果我们能把技术研究透了,真正能够把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的手里,实现自主可控,芯片技术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门槛。如果中国没有能力去掌握,一定会受制于人。“硬科技”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让中国在核心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实现高门槛的技术积累。

    “这是实现我们国家能够长期高速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基石。”房亮说。

    他进一步表示,我们现在所做的“硬科技”,就是要让中国的科技水平、科研能力再上一个台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要为国家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做好准备,要发挥我们应有的价值。”

    而科创板的推出,对国科天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房亮透露,公司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上市计划,从2021年开始就会走上市这条路,争取在3年的时间里实现科创板的上市。

    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源于公司良好的业绩。

    房亮透露,公司成立以来,销售合同从当初的100多万元到2019年的4500万元,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他同时透露,公司今年销售合同的目标是要做到1.25亿元,实现盈利;2021年争取做到2.5亿元,2022年做到4亿元。

    “我们这代人非常幸运,踩上了时代的好节点,希望借着国家搭建的这么好的平台,助力我们把创业这条路走得更好、更远。”房亮说。

  • 相关资讯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