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出差的李先生来到杭州图书馆,刷江苏社会保障卡借阅了一本《中国鸟类图鉴》;通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户籍在安徽的顾女士给刚出生的儿子在上海派出所领取了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
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长三角老百姓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城服务”。与此同时,数据中心拔地而起,“数字底座”不断夯实;5G像“水电煤”一样成为基本存在,赋能千行百业;数据交易市场不断扩容,数商生态加速成势……长三角数字经济正快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排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要素,数据的能量正在不断释放: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长三角区域,2020年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10.83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约28%。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长三角各省市打响了发令枪:11月,沪苏浙皖10城共建“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承诺合力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场景共建共享、数字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新格局。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以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为引领,接下来三省一市将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科技、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体制机制六大领域,合力推动数字长三角建设,奋力打造“数字中国”长三角样板。
夯实算力底座
数据中心项目加快上马
在上海,位于东海之滨的临港新片区,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简称商汤智算中心)大楼形如“芯片”,坐落其中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大装置,正在不断降低各行业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的准入壁垒,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边界。
作为华东地区首个落地运营的超大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商汤智算中心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一期建设5000个机柜。在该中心的深度学习平台,可以实现1分钟开启AI开发环境,代码量减少90%,1天内就可以完成模型生产……
在业内看来,未来算力网络就像今天的电网、通信网和高铁一样重要。“如果说交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连接枢纽,算力网络等‘新基建’,就是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任吉说。
打造数字经济“高速公路”,长三角正在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新机遇,加快建设数据中心。
11月5日,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嘉兴算力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以打造国家“东数西算”示范工程为目标,项目建设覆盖工业互联网、IT设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全产业链。
11月30日,首座服务“东数西算”芜湖集群的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疏港变,在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投运。该变电站的建设,将保障三山经济开发区“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建设用电需求,为即将入驻的“华为云”等数字产业项目提供相对充足的负荷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包括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调度平台和直连网络建设项目、中国移动长三角(上海)5G生态谷数据中心、优刻得青浦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长三角一体化算力枢纽(吴江节点)工程、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都在全力推进中。
“5G+”赋能
长三角加大新基建布局
如果说算力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5G则像是必不可少的“水电煤”。
目前,“5G+”应用场景已融入到长三角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全国首个智慧港口——上海洋山港码头,“5G港机远控”已实现港机的远控。
在“5G+北斗”高精度定位加持之下,不仅在上海洋山港经东海大桥到芦潮港堆场约42公里路段,可以实现集卡编队自动驾驶,即便在较为复杂的作业环境下,车辆也可在15秒内自动完成货物装卸,同时自主规划路线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这大大提升了东海大桥通行能力,释放了洋山港的吞吐潜力,洋山港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智能驾驶”的智慧港口。
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形如双翼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临港中心)格外醒目。在近期落幕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这幢地标性建筑被正式启用。除了别致的外形,人们也惊叹于它超乎寻常的落成速度:从开工到封顶,只用了6个多月,而同类工程一般需要两年。
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临港新片区“5G+数字孪生”的双向赋能。“在开工前,我们就已将整座建筑和施工方案在计算机中进行建模仿真。能创造出这样的建设速度,数字孪生技术功不可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智慧城市研究员王亮对记者表示,临港新片区正在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越来越多工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BIM建模,实时调整,经过系统预测排除风险后,部分建筑主体还能实现地下地上同时施工,工期大幅缩短。
不仅临港新片区,长三角各地都在提速5G新基建。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6.7万余个,年均增速超过65%。江苏省5G基站数超18.5万个;浙江省5G基站已建成超16.48万个,同比增长71.9%。安徽省今年新建5G基站超2.5万个,累计建设5G基站超过8.2万个。按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225万个计算,长三角已累计建成5G基站近50万个,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数据要素市场扩容
数商生态加速成势
日前,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闭幕。会上,315项数字产品完成“首秀”;800余家境内外头部企业参展,预计意向贸易成交额达374亿元。吸引一批来自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及独角兽企业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约1100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蓬勃发展,长三角势头尤旺。2021年,我国数字服务贸易总值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其中,浙江省数字贸易总额达4810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上海数字贸易交易额达568.8亿美元。2021年,江苏省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274.3亿美元,增长33.7%。
打造“数字”长三角,长三角各城市还在谋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数字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域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孤岛”“数据烟囱”。
其中,以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为使命,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启动一年后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记者从上海数据交易所获悉,上海数交所已建立起数据交易管理办法、交易规范、指引等,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场内交易持续活跃,预计今年全年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将超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
破解长三角区域出行数据统计和利用难题,随申行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的首款数据产品“城市智慧泊车”成功签约首单客户。“未来,随申行将实现各类数据的融合治理、开发利用,共同促进数据流通交易、数字红利释放。我们还将基于MaaS大数据底座,服务范围进一步从市内出行升级到长三角区域,开发出更多前瞻性数字产品,最大程度地反哺城市管理与相关行业企业。”随申行公司总经理唐韶表示。
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方面表示,下一步要着力完善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现代数据产权制度。完善数据定价、分配、监管等市场运行规则体系。着力促进数据交易。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强化功能,推动全球数据资源在沪交易,实现上海交易全球交付。力争到2025年,挂牌数据产品超过5000个,服务数据供需的主体争取能够超过10万家,培育数商超千家。着力推动数据赋能城市发展,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强场景规划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00:05 | BC技术阵营聚合发力 光伏行业格局... |
00:05 | 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1亿... |
00:05 | 奥比中光董秘靳尚:走优势互补合作... |
00:05 | 中证协拟出台新指引 强化保荐机构... |
00:05 | 中金基金王阳峰:指数化投资有助于... |
00:05 | 年内支付机构罚单数量超60张 罚没... |
00:0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和保... |
00:05 | 年内59家银行增资扩股获准 “补血... |
00:05 | 如何建设充换电“一张网” |
00:05 | 主题指数ETF规模突破4000亿元 超八...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