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5月份金融数据。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余额增速等关键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
专家表示,5月份金融数据的亮眼表现是疫情冲击缓解、稳增长政策发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发出内需复苏的积极信号。当前,稳定国内经济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后续仍需继续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新增信贷显著回升
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推动了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显著回升。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而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454亿元。
对于信贷超预期回升的原因,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认为,进入5月,稳经济的各方面政策明显发力,复工复产、保产业链供应链、保供稳价、弱势群体纾困等政策形成合力,加上疫情有所缓解,经济企稳运行迹象增多,信贷需求随之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多于预期,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明显回暖。具体原因是,国内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经济活动回暖带动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回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
此外,在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看来,在过去一段时间,虽然我国政策利率没有调整,但人民银行综合施策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这也是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多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5月份居民贷款恢复增长,住房金融贷款边际改善,企业短期贷款大幅增加,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所恢复。
不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提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体现在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表现强势,但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仍继续少增。
新增社融超预期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是有统计以来的历年同期次高值,仅低于2020年5月份的3.2万亿元。
专家认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扩大,较大程度上受到当月人民币贷款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的支撑。在王青看来,财政部要求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因此,5月份专项债发行节奏再度加快,推动当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多增6688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
在人民币贷款方面,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多的带动下,5月份表内信贷占全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从4月份的31%大幅回升至64%。
此外,王运金提示,5月份表外三项融资缩减规模有所收窄。比如,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8亿元,较上月少减1489亿元。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如此可有效加快现有未贴现商业汇票的周转速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将有效推动商业汇票相关融资规模的扩张。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末,M2余额为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孙彬彬表示,受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上行,以及政府债加速发行、人民银行上缴结存利润助力财政直达资金加速拨付等推动,5月份M2余额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
保持货币政策力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5月份金融数据的改善,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货币信贷政策加力提速的效果。展望后市,预计货币政策仍会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在介绍下一步政策时表示,实施货币信贷政策时将注重把握好三项原则,即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就业稳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指导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化和审慎经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将继续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他说。
张旭认为,当前疫情形势正逐步好转,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信贷增长的稳定性正在增强。“如果此时进一步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那么成功稳住二季度经济的几率便会大大提升,也将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奠定基础。”他说。
王青判断,后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一定力度,着力提振各类信贷需求,进而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转强提供重要支撑。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00:05 | BC技术阵营聚合发力 光伏行业格局... |
00:05 | 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1亿... |
00:05 | 奥比中光董秘靳尚:走优势互补合作... |
00:05 | 中证协拟出台新指引 强化保荐机构... |
00:05 | 中金基金王阳峰:指数化投资有助于... |
00:05 | 年内支付机构罚单数量超60张 罚没... |
00:0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和保... |
00:05 | 年内59家银行增资扩股获准 “补血... |
00:05 | 如何建设充换电“一张网” |
00:05 | 主题指数ETF规模突破4000亿元 超八...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