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2017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拓宽,资本市场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
业内专家预计,2018年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后,监管层将做好后续相关工作,同时上交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将稳步推进沪伦通准备工作,深交所或将开设“一带一路”上市公司服务专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将继续稳步推进。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
《证券日报》记者: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什么重要意义?下一步重点工作包括什么?
刘向东: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助于推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实现资产配置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下一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工作重点应在继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沪伦通准备工作,以及完善QDII、QFII和RQFII等制度,切实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实体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需要扫清哪些障碍?
刘向东:从目前来看,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既有制度上的障碍,如法律、汇率及监管制度的差异;也有技术上的障碍,如交易时间、休市安排、交易频次的不同。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制度和管理的创新,解决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问题,例如:可设计新的产品,解决跨期交易的问题,或是吸引境外上市企业到境内上市,采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跨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的估值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