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尧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而其“钱袋子”鼓不鼓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7月28日,由赛迪顾问编制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研究显示,我国百强县总体实力突出,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和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经济总量与省级行政单位相当。
但值得注意的是,百强县2019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仅为10.92万亿元,虽与山东省相当,却远低于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这也显示出百强县的“钱袋子”略显不足。
要充实“钱袋子”,吸金力是关键。8月4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地区的资金吸纳能力主要是指这个地区能够利用区内各种机构、产业、政策及金融工具等吸收的可以用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的能力。”
就吸金力而言,以百强县为例,近几年,百强县存款余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7年百强县存款余额为9.86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11.09万亿元,增长了约12.47%。从2019年百强县存款余额的前十名来看,江苏、浙江、福建分别占据5席、4席和1席,其中昆山和江阴连续三年保持前两名。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存款余额的绝对数和增速均最高。2019年东部地区百强县存款余额均值高达1337.44亿元,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紧随其后,中部地区最低,仅为583.84亿元。与2017年相比较,2019年东部地区存款余额增长率最高,为17.49%,西部地区紧随其后,为16.94%,中部地区为12.31%,东北地区为9.30%。
那么,如何提高区域经济的吸金力呢?“营商环境、直接融资、产业发展、金融相关政策等是决定县域地区资金吸纳能力的关键因素。”马承恩表示。
首先,营造好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提升区域开放程度,进而吸纳更多资金进入县域。其次,推动地方市场主体积极利用和参与金融市场,鼓励更多企业融资上市;引导和发挥银行的资金收集功能,集中闲散社会资金,通过区域内商业银行系统,促进资金流入;鼓励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种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再次,随着企业发展,企业自身资本积累和带动区域资金流量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县域应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最后,资金流动可以带动相关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完善县域金融政策,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政策等将有利于提升县域资金吸纳能力。
此外,“要畅通县域经济的吸金渠道,还需要在提升政府公共事务审批效率,创新融资产品及规范区域金融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马承恩说。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