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继续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保持减负的力度不放松。而减负的重点,则要从减税降费逐步向减轻融资负担延伸,把更多减负的措施放到减轻融资负担方面。因为,目前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实在太高。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已开始密集调研摸底当前的经济形势,研判明年的经济环境。专家分析,在当前力促“六稳”信号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减负、激发企业活力,仍是重要着力点和加力点,有望延续成为下一步乃至明年的经济政策重点。
今年即将收尾,从今年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经济下行压力也很大。但是,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中国经济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与稳定性,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仍然达到30%左右。
必须看到,在经济表现出较好韧性和稳定性中,实体经济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良好表现,没有实体经济发挥擎天柱的作用,中国经济的韧性就没有这么好,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持续稳定,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继续充当领头羊角色。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30日联合发布的数据也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低于50%的临界点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从这组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还是具有比较好的韧性和稳定性的。虽然有所波动,但波动的幅度并不大,且总能以比较好的方式出现,以比较好的表现展示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张力。
而实体经济能够具有这样的表现,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鼓励企业、居民创业创新方面的政策,更是给实体经济注入了比较强劲的动力。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传统产业升级等,也让实体经济具有更强的动力和潜力,让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更好。
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势头增强,如何更好地扶持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给实体经济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坚持的目标和手段。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必须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重点扶持的对象、重点抓好的对象。
应当说,就目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政策环境层面组合拳频出,各项扶持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都已经很多,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也都逐步到位。特别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炉,更是让实体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立志创业创新者有了更大的期盼。也就是说,今后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照顾与支持。事实也进一步证明,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也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已跃升至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营商环境的改善,决不是口头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决不是空乏的,而是具有很多具体内容的。正是因为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才使得企业和居民更具有了创业创新的动力,有了发展的信心,有了坚守实业的毅力。如果没有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不可能让实体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这么好的。其中,给企业减负是最实在、最实惠、最具作用效力的措施,仅今年,就已经达到了2万亿的减税和降费,是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明年的经济工作,着重点应当在如何更好地改善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更好地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给实体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就是说,减负应当继续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继续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保持减负的力度不放松。而减负的重点,则要从减税降费逐步向减轻融资负担延伸,把更多减负的措施放到减轻融资负担方面。因为,目前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实在太高,即便降息也很难让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降下来,而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有效。所以,必须把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负担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地方要摒弃项目招引唯大弃小的思维,平等地对待中小微企业,让中小微企业能够具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毋庸讳言,明年的经济形势依然充满诸多挑战。但是,只要把扶持和支持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中国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仍然会比较强。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