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协调好各种运输方式,推动更高水平的成网,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12月26日,交通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方针时表示。
回头来看,从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今已3年。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记者采访了解到,三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宏观杠杆率基本稳住,2019年相关工作仍将“巩固”,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补短板、降成本有望得到强化。
民生银行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温彬指出,明年稳投资的资金将更有保障,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平稳。此外,各种减税措施也在出台,特别是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将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而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支撑。
去产能目标超额完成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016年初,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指导意见公布,并在2017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入去产能的目标。相关文件显示,去产能目标为,到2020年,煤炭行业去产能要达到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钢铁行业去产能目标为1亿-1.5亿吨。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破”、“立”、“降”三项措施。
经过2016-2018年的持续推进后,去产能目标超前完成。数据显示,2016-2017年累计去除煤炭产能约5.4亿吨,去除钢铁产能1.2亿吨以上。2018年1-7月,继续退出煤炭产能8000万吨左右,压减粗钢产能2470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迟京东近日表示,2016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已化解钢铁产能约1.5亿吨,全面取缔了1.4亿吨的地条钢产能,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
去库存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2627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末下降26.8%。
杠杆率方面,央行行长易纲今年10月表示,目前宏观杠杆率稳住了,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持续下降,地方政府的负债可控。中国经济在稳杠杆的同时,更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
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基本保持稳定。
在此背景下,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即“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具体而言,“巩固”是指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是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是要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是指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海民表示,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价格上升过快,是钢铁领域行政去产能的结果,而非“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下一步要根除“僵尸企业”和市场失灵的土壤,在钢铁行业建立高效、灵敏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
补短板、降成本有望强化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巩固”部分特别提出,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唐建伟指出,这意味着2019年去杠杆的力度比2018年要弱一些,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比2018年要偏松一些。2019年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另外广义货币M2以及社融增速比2018年要高一些。
温彬指出,明年去杠杆是结构性的,就是有所侧重和选择,更好地按市场规律办事。
“2018年上半年以来,去杠杆力度比较大,2019年去杠杆节奏可能将边际偏松。”温彬指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6.5%以上,明年要确保经济增长在合理增长区间,需要增强内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应通过补短板加快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处于历史低位。这也带动投资增速在低位运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降低。
杨传堂表示,2019年要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协调好各种运输方式,推动更高水平的成网,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
刘学智认为,加快基建投资需要贷款,这可能会因为资金缺乏而导致项目进展偏慢。因此,地方政府要解决好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快投资的关系。
此外,降成本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加强。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相比2016年同期减少了1.57元,降幅2%左右,但仍为84.19元。
“下一步想降低企业成本,还是要解决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解决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这尤为急迫。同时,降低企业成本,也要少干预企业,多给企业发展空间。”唐建伟说。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