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
今年以来,银行业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特别是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精准投放,使得贷款总量保持增长,信贷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同时积极向实体经济让利,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在投放力度加大的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银行要让利于实体经济,就必然要面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息差收窄的影响。去年银行业营收已经出现放缓迹象,但净利润增长还处于稳定态势。而从今年上市银行一季报情况来看,当好“头雁”的国有大行盈利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找准“让利”与“盈利”的平衡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可以看出,当前实体经济仍需更多呵护,银行业则需要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银行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大部分被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为此,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接下来,银行业应推动经营理念创新,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科学化、现代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负债管理,提高量价平衡能力,拓展收入来源,探索多元发展空间,拓宽相关中间业务收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自身运行效率,控制经营成本,压降非必要性费用支出,腾挪出更多让利空间;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强对数字化能力的渗透,打造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研发—产投”金融科技支撑体系,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生态场景的搭建,提高效率和提高产品提供的精准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稳健发展主线,系统推进、全面提升风控能力,扎实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风险处置,继续保持银行资产质量稳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无论何时,实体经济都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石,银行业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