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理财频道 > 理财 > 正文

ESG投资有多火?8天至少21只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募集 这只产品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近24%

2021-12-09 06: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8天21只!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理财产品发行太火爆!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在中国理财网以“ESG”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截至12月8日,12月以来,共有21只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名称带有ESG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募集。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入到ESG投资阵营,相关产品数量及规模不断上升,市场上还出现了首只募集规模超百亿元的混合类ESG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ESG产品是银行理财投资的新蓝海,银行理财进一步参与ESG投资是大势所趋。不过,目前,投资者仍然对于ESG策略和产品的风险收益缺乏了解,金融机构要致力提高投资者ESG投资意识。

    ESG理财产品继续“升温”

    进入12月,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ESG相关产品依旧热情不减。

    12月7日,交银理财推出首款ESG主题策略固收增强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ESG主题策略两年封闭式1号理财产品。据悉,该款产品募集时间为12月7日至12月13日,产品起始日为12月14日,业绩比较基准为4.7%/年,起投金额1元,产品类型属于固定收益类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风险等级为R3-中等风险。

    产品募集书显示,该理财产品优先投资于ESG表现良好的企业,规避和退出ESG表现不佳的企业;重点投资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重点产业,同时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投资机会。

    除交银理财外,华夏理财旗下也有四款名称带有ESG的理财产品于12月8日开始募集。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12月以来,截至12月8日(以募集起始日期为标准,下同),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21只名称带有ESG的理财产品。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ESG相关产品的首秀起源于2019年,当年共发行2只产品,2020年发行14只。截至目前,2021年一共发行66只ESG相关理财产品。

    固收类产品仍为主流

    从产品类型来看,上述66只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ESG相关理财产品,大多都属于固定收益类,达54只;混合类有27只;权益类仅有1只,为光大理财发行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

    这只权益类ESG理财产品表现不俗,净值已从去年12月31日1.074涨至今年12月7日的1.3313,涨幅达23.96%。

    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净值表现来源:中国理财网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晨晨表示,目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ESG产品以固收类为主,是由于理财产品客户主要追求稳定收益,同时也与银行在过去的理财风格息息相关,多数为稳健类投资品种,债权类资产及非标资产配置相对较多。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银行业理财非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仍在探索阶段,投研能力和投研文化仍在打造,预计短期内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理财市场主流。

    不过,固收类产品也有其独特优势。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认为,“从不同类型的产品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来看,固收类的ESG产品抗风险能力相对于普通产品来说更高,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尚不具备完全优势。”

    “随着投资者越来越重视ESG理念,国家对各行业的合规监管也越来越严,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将ESG概念纳入业务,市场资金将进一步向ESG公司倾斜。未来ESG主题产品的回报很有可能长期高于普通产品,产品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有所提升。”陈雪花补充道。

    参与ESG投资是大势所趋

    “双碳”目标下,ESG已成为金融机构争先恐后进入的新赛道。

    陈雪花表示,未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长期发展理念,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银行理财投资于该领域,可将资金应用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方向,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各家银行可根据各自的侧重点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领域发行不同的产品,也有利于各家银行实现产品差异化。

    在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看来,银行理财进一步参与ESG投资将是大势所趋,既有助于长期收益的增厚,也有助于公司声誉提升,“预计参与维度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债券、ESG股票投资、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企业的非标债券或长期股权投资等。”

    不过,ESG投资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有难点和痛点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机构和投资者对ESG投资认知不足,产品创新开发还不够完善等。

    “投资者对于ESG投资理念尚未建立明确认知,这与ESG投资在国内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理念普及程度较低、尚未积累长期产品业绩有关,这也是全行业的共性问题和挑战。目前,投资者仍然对于ESG策略和产品的风险收益缺乏了解。”兴银理财投研部门负责人表示。

    “尽管ESG、绿色金融等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市场上多数机构对ESG投资理念的理解较为肤浅,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盲目跟风行为。”朱晨晨建议,金融机构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定期进行ESG讲座,加深对ESG投资理念的理解,同时可以加强ESG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将ESG纳入投资与决策的考量范畴。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