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当好资本市场“稳定器” 保险业助力完善社保体系

2022-07-18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邓雄鹰 杨卓卿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从高增长迈向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

    十年间,保险行业广泛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截至2021年底,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达4.7万亿元……

    十年间,我国保险业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保险机构继续探索借力资本市场,险资与资本市场稳步迈入良性互动期。

    十年间,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基金的余额从2500多亿元增至接近3万亿元。近五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2%~14%的水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淮南子·氾论训》典故,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

    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中国保险业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完善民生福祉为目标,不断尝试与创新,竭力为下一个十年积蓄新动能。

    当之无愧“保险大国”

    时光荏苒,十年兼程。

    十年间,中国保险业发展格局实现质和量双重突破。从保费规模来看,中国保险市场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1.5万亿,增长至2021年的4.49万亿,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1%;从资产规模来看,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增加至2021年底的24.9万亿,累计增加约17.5万亿;从理赔支出来看,中国保险业理赔支出从2012年的4716.3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6万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超13%。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也在这十年间迅速攀升。其中,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98%上升至3.93%,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从平均每人1144元上升到3179元,十年增长了近1.78倍。

    自2017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已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自202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农险保费收入第一大国的地位。

    市场主体也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中不断丰富。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保险法人机构从2012年的145家,增至2021年的239家,新增约94家机构。其中,新增财险公司31家、寿险32家,包括自保、相互、互联网等新型主体。

    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2021年,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一大批专业性银行业保险业机构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险行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在多个领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过去十年,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关键资金保障。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保险业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阐明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其中明确,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相关政策组合拳接连推出,第三支柱建设正步入快车道。2018年,我国开启了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尝试;2021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2022年,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同时,酝酿多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既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步入全面发展完善的新阶段,也为资本市场服务养老事业开启了全新篇章。

    发展插上“资本”翅膀

    过去十年,也是保险机构继续探索借力资本市场的十年。

    本世纪初十年,国有保险公司为主的头部险企曾借助在香港、海外以及内地上市,而实现公司治理升级、市场化经营。中国财险(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完成一地或多地上市。新华保险稍晚,于2011年12月实现A+H同步上市。

    近十年来,国内保险公司上市进度放缓,但仍有突破性上市事件。期间,险企上市大部分集中在港股,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人保)2012年12月在港股上市、中国再保险于2015年10月在港股上市、众安在线2017年9月在香港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保险科技第一股”的众安在线,成立不足4年便以先锋之姿登陆H股,此后业务快速发展,同时打开了国际化棋局。

    A股市场上,十年间仅新增一只保险股,即中国人保“回A”,这家以财险为主的保险股,进一步丰富了市场投资者的选择。此后,中国太保2020年6月17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GDR,首家实现“沪港伦”三地上市。

    从保险领域看,不仅上市险企获益于资本市场,一批保险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借此插上“资本的翅膀”,极大振奋国内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十年间,有过上市规划或提出上市想法的险企更不在少数,比如泰康保险、华泰保险、合众保险、中华保险……据不完全统计,多达十数家。尽管这些险企的上市征程均由种种原因搁浅或终止,行业对此仍保持开放心态。目前,国元农险、阳光保险已提出上市申请。不远的将来,上市险企或迎来新成员。

    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资本市场的发展,由各参与方共同推动,保险资金也是一大中坚力量。十年来,险资持续为市场输入源头活水,两者进入良性互动期。

    “保险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

    1980年中国保险业复业,1984年保险资金投资大门正式开启。此后15年,险资投资以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1999年~2012年,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步入探索起步和分类发展阶段。

    “2012年~2022年是保险资金经历了改革创新,并持续规范全面发展的十年。”曹德云回顾。

    一方面,陆续放宽保险资金参与市场。2014年,放开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板投资和优先股投资,2016年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2017年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试点,2019年放开保险资金参与科创板投资,2021年明确保险资金可以依法合规投资北交所上市股票,明确保险资金参与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事项……

    另一方面,改革监管方式,给予保险机构更大的投资自主决策权,压实主体责任。2020年,《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支持偿付能力充足、财务状况良好、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权益最高投资比例可达45%;同年,《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将投资管理能力备案制调整为保险公司自评估、信息披露和持续监管相结合。

    “这些政策的相继推出,给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曹德云说。

    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险资运作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人保资产相关负责人感慨,近年来,资本市场发生深刻变化,有活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形成。在海外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的比较优势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十年间,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基金的余额从2500多亿元增加至当前的近3万亿元,实现超过10倍的大发展。近五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2%~14%的水平。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的领域从主板延展至中小板,再延展至科创板和新设的北交所股票,股权投资、公募REITs投资等也全面参与。

    险资机构对于政策改革的积极效果已有切身感受。泰康资产总经理助理、退休金业务首席投资官严志勇表示,泰康资产作为直接的管理者,很明显地感受到,可选标的范围的不断扩大,让资产配置和组合构建更方便,更有效率,“应该说,这一系列的改革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对保险资金亦有现实红利。最直接的是,权益投资为保险机构贡献了主要收益来源,成为“关键少数”。

    过去十年来,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自身稳健的投资风格,保险资金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行业历年投资收益率均为正,平均收益率水平高于负债端预定成本。即使在2018年A股熊市的情况下,全行业投资收益率也达到4.3%。

    投资业绩好,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一是支持保险公司财务稳健。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费差、死差收窄,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成为获取利差收益、保持保险行业持续经营和财务稳健的重要力量。二是改善偿付能力。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壮大了保险业资本实力,缓解了行业流动性压力,对保险业有效化解风险、产品创新、调整转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三是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为保险产品在功能设计、精算定价、风险保障甚至销售竞争等方面提供基础性支持。”光大永明资产相关负责人总结。

    “资本市场的信息高度公开,流动性好,选择面宽,始终都是保险资金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严志勇说,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保险资金保值增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反射到产品端,良好的收益率将大力提升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品牌效应,有利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稳健发展。

    资本市场“稳定器”

    “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是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要有健康的机构投资者,众多的机构投资者。”曹德云说,保险机构作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资金成本相对低廉,久期长,可以逆周期投资,接受短期可能承受的浮亏,有利于资本市场对长线资金的需求,平滑市场极端不理性投资行为。在历次市场波动中,均可见险资的“逆势而行”,这也是险资机构践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最佳实践。

    资本市场化解流动性风险时,保险资金亦是主力。2018年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管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保险资管机构高效响应,国寿资产在通知发布4天后即设立行业首只目标规模200亿的纾困专项产品,人保资产、太平资产、新华资产等也相继落地纾困产品。2个多月内,10家保险资管落地专项产品,目标规模达到1160亿元。

    险资用实际行动,发挥长期稳健投资优势,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2015年~2017年,个别机构通过万能险账户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过度干预上市公司治理,甚至出现争夺企业控制权的“宝万之争”等典型事件。在监管收紧,相关方就争议达成一致方案后,风波渐平,也引发不同维度的思考。年轻的保险资金也由此懂得,要与上市公司等被投企业取得共赢,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后,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更加理性。

    如今,险资堪当市场稳定器已是各方共识,监管机构近年持续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引导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今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强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此后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保险资金的投资理念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为核心。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宏观环境下,险资的参与增强了市场稳定性,有望降低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助力国内资本市场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投资风险。”生命资产有关负责人说。

    曹德云表示,我国机构投资者占比目前尚不足25%,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是抑制市场非理性波动、维护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我们建议持续鼓励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龙头登陆A股市场,吸引优质的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让国内投资者充分享受中国企业成长发展的红利。”曹德云说。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