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年度保费四连涨 “小账”问题仍是困扰

2022-06-10 00:3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冷翠华

    银保渠道再次强势回归。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年度保费实现了四连涨,涨幅远高于人身险保费整体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同样是银保渠道,现在的银保业务与以前的银保业务已有明显区别,险企和银行持续探索高内涵价值合作模式。但与此同时,银保渠道“顶流”产品增额终身寿险可能存在的利差损风险、长险短做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困扰银保业务的“小账”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

    去年银保保费

    同比增长近两成

    保险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3%,呈现连续四年增长态势。对比来看,去年我国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约3.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可见,银保渠道业务增速远高于整体业务增速。银保渠道保费超人身险公司总保费的三分之一,业务占比较上年上升3.73个百分点。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近两年银保渠道保费占比提升,一方面是该渠道自身业务稳健增长,另一方面是个险渠道保费增长乏力导致银保渠道占比被动上升。

    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银保渠道保费首次超过了营销员渠道,占比达52.63%,成为我国人身险行业的第一大渠道。此后几年,银保业务的市场主体出现分化,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从产品来看,银保渠道主力产品为短期、高现价理财型产品。

    2015年,随着保险营销员资格考试的取消,营销员数量急剧增加,带动个险业务突飞猛进,头部主体依托个险优势,不再看重银保业务的规模。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银保业务占比逐步回落。2017年,随着《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业内称“134号文”)的发布,银保渠道业务更是骤降,到2018年,其在人身险公司业务的占比下滑至约三成。

    此后,银保渠道业务再次开启逐步上升的通道,至去年年底保费已实现四连涨。“现在银保渠道的主力产品不再是此前的万能险等理财型产品,更加注重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这是一个重大变化。”黄大智表示。

    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指出,在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持续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结构。

    从转型效果来看,2020年,银保渠道长期险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612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新单期交原保险保费收入2249亿元,同比增长10.9%。“政策推动银保业务转型升级,期交业务占比明显提高。”保险业协会总结道。2021年,险企更加注重优化业务结构和内涵价值增长,不断扩大期交业务体量,全年实现新单原保险保费收入7040.86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新单期交原保险保费收入2677.56亿元,同比增长19.04%。

    从银保渠道的经营主体来看,去年共有84家人身险公司开展该项业务,而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各口径排名前十位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在持续下降,说明市场化竞争更为充分。

    从银保渠道的主力产品来看,保险业协会报告显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具有的资金灵活度高,用途多样的功能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地位。终身寿险占据期交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

    在某商业银行APP中,记者查看保险栏目,在“寿险”产品中,共有43款寿险产品。其中,40款为终身寿险,而从产品详情来看,这些终身寿险大多是增额终身寿险。例如,排在第一位的某人身险公司终身寿险产品介绍为:“锁定终身保障,有效保险金额每年递增3.5%到终身;身故保障不低于所交保费。”

   “顶流”产品

    利差损等风险需重视

    近年来,人身险公司对银保渠道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不仅中小险企十分注重,大型公司也重新布局该赛道,同时持续探索高内涵价值银保合作模式。

    例如,中国平安提出“新银保”理念,并与平安银行深化合作,协助打造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新华保险坚持兼顾规模与价值的发展策略,持续建设队伍、深耕网点,带动产能提升,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银保渠道良好发展;太保寿险重启银保,打造全“芯”业务模式,聚焦战略渠道,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等。各险企基于战略定位、客户需求、协同合作、数据共享的一体化布局,开始尝试创建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生态。

    尽管如今银保渠道的产品及其价值与此前已经有明显不同,但业内人士认为,银保渠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警惕。例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真正的终身寿险主要功能是财富传承,但其会牺牲资金流动性,不太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各家公司都挤在增额终身寿险这一“赛道”,并且拼的是复利增长值,在低利率环境下,险企存在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在今年初银保监会下发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也提到,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某人身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银保业务的“小账”问题依然是困扰银保业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小账”与“大账”相对应。“大账”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书面合同约定的手续费,为银行明面上的代理销售保险业务收入;“小账”则是保险公司私下给银行工作人员的销售激励,包括现金、实物、旅游奖励等。“在争夺资源,拼抢手续费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经营成本高企,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合规风险。”该人士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需要监管机构疏堵结合进行规范。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