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上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2018年终止审查企业共63家,其中上交所18家,深交所45家。这一数量毫无疑问达到了近三年来的高峰,2017年同期仅有17家企业做出终止IPO的决定。
笔者认为,在大发审委的从严审核下,越来越多的拟上市企业开始“自查”,如果自查都没有通过,又如何能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呢!这对于某些心存侥幸的企业来说或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市场来说是件好事。
从市场环境来看,造成企业终止审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IPO被否率不断走低的预期。截至2月27日,2018年以来共58家IPO企业首发上会,其中,通过23家,过会率39.66%,被否28家,被否率48.28%,另外还有4家取消审核和3家暂缓表决。2018年以来过会率为39.66%,这甚至比2017年整年的过会率79.33%还低了一半!
具体来说,大发审委2018年以来虽然关注的问题看起来似乎还是2017年重点关注的那些问题,但是2018年以来的审核细致程度和丰富程度大大超过2017年。大发审委延续和加强了监管从严的审核风格,严格审核、严格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谨防上会企业带病过关,因此,IPO发审通过率下降成为审核从严背景下的显著现象。
另一方面,重组规定也加速了一些对IPO心存侥幸企业的撤退步伐。2月23日,证监会公布《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明确了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遭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企业IPO被否决后,至少须运行三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由于存在三年的时间限制,导致部分质量不足够优质的企业知难而退,取消IPO审核排队或撤回资料。因为,一旦企业上会被否,对后期资本运作将产生较大影响。
企业不管是终止审查还是IPO被否,笔者认为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留下的都是优质企业和精品,这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