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萌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2日至9月16日在北京举办。8月3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4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继续秉承“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主题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今年服贸会将继续秉承“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主题,着力实现“三个提升”,持续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盛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升开放水平。今年服贸会将着力提升开放平台作用,高规格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800位中外嘉宾将齐聚一堂,进一步凝聚共识、共谋发展;高质量举办百余场论坛会议活动,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与各国共同探讨发展新方向新路径。
提升合作质效。今年服贸会,将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葡萄牙、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线下独立设展。法国首次担任主宾国,并将围绕中法建交60周年打造特色国家馆。四川、海南首次担任主宾省,将举办特色展示和主题活动。目前,42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确认线下参展,37个地方交易团、中央企业交易团、中央金融交易团全部组建,将全方位促进精准对接,有望达成更多务实成果。
提升创新动能。今年服贸会,各项展览展示将更加凸显新质生产力特征、更加凸显服务贸易特点,重点展示卫星互联网、大数据和算力、零碳低碳等专精特新技术和应用,突出以生产性服务贸易赋能产业融合发展;集中展示数字文旅、智慧教育、智能体育等新服务、新场景,突出以生活性服务贸易激发扩大服务消费潜能。
以“展览展示+洽谈推介+成果发布”为主体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今年服贸会将形成以峰会为内核、以“展览展示+洽谈推介+成果发布”为主体,以配套活动为补充的多层次活动框架体系:
一是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于9月12日上午举办,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
二是展览展示活动,包括综合展和专题展。综合展设在国家会议中心,设置成就展、国别展、省区市及港澳台展、主题专区,重点展示服务贸易发展新成就、新趋势。专题展设在首钢园区,设置9个专题,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集群化、链条化办展优势,整合服务贸易优质资源,集中展示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及应用,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秀场”。
三是洽谈推介,围绕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专题展内容,举办首都国际医学大会等13场主题论坛、全球采购与企业出海论坛等89场论坛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推介洽谈会等52场推介活动、院士圆桌会等25场边会。
四是成果发布,设置线下线上发布厅,举办首发活动、权威发布、服务示范案例发布等活动。
五是配套活动。将推出丰富多彩的商务考察、投资促进、文化体验等10场配套活动。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唐文弘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进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服务进出口、出口、进口都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贸易在服务和货物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达14.5%,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唐文弘表示,展望下半年,国际贸易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有三点:
一是产业基础更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服务业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稳固。
二是发展动力更足。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比超过40%,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比如数字游戏、短视频、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服务,出海热度持续不减,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潜力。
三是发展环境更优。今年,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这个月,国务院接连出台促进服务消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与即将举办的服贸会相得益彰,都将为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总体来看,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将稳中向好,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
(编辑 乔川川)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