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12月16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重塑新格局,助力‘双循环’——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证券业论坛”在北京召开。
经历3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尽管如此,我国至今没有诞生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母级券商。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执行主管、宏观研究员陈达飞在本次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表示,“从全球视角来看,按总资产规模比较,中国最大的券商或者是前五大券商加起来也不及华尔街一家投行大。但如若从净利润的角度比较,内资券商与外资相比差距并不大,原因是欧美投行的杠杆率会比较高,而我国券商的整个杠杆率普遍较低。”
陈达飞表示,“中国在互联网方面成长出了很多大型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而随着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压缩了整个审核的过程,会反哺到整个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一定是根植于实体经济,根植于产业的。”
陈达飞认为,“现在面临产业升级的背景,同时正处在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拐点,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想要引爆一轮科技革命,仅靠传统的间接融资是比较难的。”
陈达飞指出,“从整个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当国外的航母级券商、投行‘引进来’的时候,内资券商是否有实力与之抗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监管方面要求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纳入券商评级当中,这就是从体制方面反推内资券商要走出去,然而走出去,就需要强硬的实力。总体来说,过去是从产业开放,慢慢到现在的资本市场开放,再到资本账户开放,这是一种循环。”
同时,还有定价权的争夺,陈达飞坦言,“如果在一次投标当中,有华尔街一家投行与九家内资券商,而我们规模不大,整个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就无法与之抗衡。为此,打造航母级券商,也势必会提升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价权。”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