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在“租购并举”政策的加持下,租赁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近两年来,机构化长租行业发展梯队逐渐明显,租购并举时代正在来临。
“过去30年,(中国房地产)有一个关键词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从接近40%提升至60%。同时,租赁需求蓬勃发展。在国外,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租赁人口占比超过50%。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租赁人口占比也超过了30%。”自如联合创始人CEO熊林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但租房市场“业主-平台-用户”的“三大错配”问题依旧存在,在服务上也需要升级。未来,头部城市租赁需求增长会加快,年轻一代的租住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有数据预测显示,2019年中国长租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1.74万亿元,同比增长9.9%。未来几年中国长租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预计在2022年达到2.6万亿元,头部城市租赁人口占比将突破40%。
六成青年租客去长租平台租房
2015年“租购并举”提出,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等业内人士称其为“根本性房改”,可见其未来发展前景。实际上,长租行业的萌芽始于2010年,在此之前,国内长租主要以雅诗阁等高端服务式公寓为主。面向城市青年租客的服务型长租模式后来开始出现,例如魔方公寓等集中式公寓,自如等分散式公寓运营商。
2017年以来,在租赁市场万亿元蛋糕的驱使下,资本、开发商、中国机构、酒店等多个主体纷纷入局。碧桂园、万科、龙湖等大型房企快速下场布局,有些房企甚至将长租公寓业务升级为主航道业务。此外,自如、相寓等由中介行业衍生出的长租机构平台,在资本加持下,逐步完善产品线和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据《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从国际经验上看,长租房源市占率平均在30%以上。在我国,2018年全国出租房屋整体为7900万间左右,其中机构化长租公寓占比约为5%,可见其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据该蓝皮书预测,未来我国长租机构房源占比也将突破20%,长租的崛起是发展趋势。未来五年,长租行业头部企业管理房源将突破200万间,行业前十企业将维持在50万间的水平,约占长租机构所持有房源的五分之一。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长租公寓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据上述蓝皮书统计,在租房模式和出租模式的喜好中,长租已经成为城市租住人群的“新宠”。在租户端,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通过长租平台来租房。在业主端,自如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业主与自如签约的房屋托管平均时长,从3.2年增长至5.06年。可见长租平台虽尚处在快速崛起的初级阶段,但是其在租住长链两端的竞争力优势已经得以展现。
超七成青年租客称不一定买房
“长租公寓的主力租客是城市青年,无论开发商还是长租公寓运营商,瞄准的都是这一群体。”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在近两年快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长租公寓因搬家、保洁、社交等多元化服务更加得到城市青年的青睐。
据《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在当代青年租住人群中,90后、高学历、互联网及金融等行业青年成为租住主体。数据对比显示,2018年—2019年度,20岁—30岁的租客占城市租住群体的84%。从出生年代上来看,90后占比达到75%。换言之,90后已经完全成为城市租赁人群的主体。同时,原本出现在22岁左右(即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龄)的租住人群分割线,提前到了20岁,当代年轻人成为租房一族的时间越来越早。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身边的几个90后都对自己买房还没有非常坚定的意识,尤其在“北上深”这样的城市,他们认为靠工资买房太难实现。但为了改善的居住环境,他们愿意花更多的租房费用。
上述蓝皮书通过调研数据获悉,超七成受访城市青年认为不一定要买房,在租来的房子里依旧可以拥有好生活;同时,在关于“能否接受在租来的房子中结婚”的态度调查中,95后再一次诠释了“租一代”的心态——超过五成的95后受访者表示,能够接受“不房结婚”。其中,在接受租房结婚的人群中,25岁—29岁人群意愿最高,达到67.8%。
在愿意付出的租金占比方面,有近四成的95后租客愿意把40%以上收入作为租金,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租住体验,其可谓租一代的勇敢选择。
明晰的用户增量和可称蓝海的市场,为长租市场吸引了大量关注。但从当前的行业模式上看,市场中的诸多企业在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经营的精进等运营方面,在资源、资金及盈利的平衡和重视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编辑 才山丹)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