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艳萍
近日,在中小板上市的内地CDMO企业凯莱英迎来了上市两周年纪念日。自2016年11月份上市后,两年来的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2016年、2017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53亿元、3.41亿元。2016年、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分别为17.54亿元、20.58亿元、23.15亿元。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公司总市值近170亿元。
凯莱英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每年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比例在行业中居于前列。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布局陆续落地,将为药企提供体系化的综合服务。公司还将凭借技术优势,未来承接服务更多新药项目。
多举措并行
延伸产业链赋能合作伙伴
近年来,国家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频出,尤其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原辅包与制剂关联审评审批等政策的持续推进,为凯莱英这样的CDMO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凭借人才、服务与成本等多方面优势,CDMO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再叠加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与MAH制度带来的增量市场,CDMO行业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
凯莱英是中国医药研发生产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已建立包括国内创新药CMC服务、MAH业务、制剂研发生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生物样本检测以及药品注册申报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药物研发与生产服务一体化生态圈”,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凯莱英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够让新药尽快商业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需要生产安全更有保障、成本更低、收益率更高,缩短时长、减少三废保护环境,他们需要一站式服务,需要一个生态系统。
凯莱英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不会介入新药研发,而是打造多方合作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也不是凯莱英一家独大,而是要撬动各种最佳的资源和战略合作伙伴,包括政府的资源,战略投资的支持等等,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对此,凯莱英向记者解释,举例来说,公司以推动落实全球创新药中国投资基金为契机,有望为引进海外优质的创新药品种搭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客户,不仅能使公司获得更多为创新药提供一站式研发生产服务的机会,还能在与客户建立长期、紧密、深度合作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客户创新药品种的全球供应商。通过战略合作,凯莱英拓展CRO和制剂环节业务,布局大分子生物药等领域,实现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加快构建“药物一体化服务生态圈”。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和全球生物药市场增长迅速,随着凯莱英打造产业链的举措,推动一体化生态圈的进一步构建,除了原有小分子创新药领域的稳定增长,国内市场及大分子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之一,为公司带来更长远的发展动力。
打造高效人才团队
技术优势愈加突出
凯莱英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凯莱英始终坚持“国际标准、中国优势、技术驱动、绿色为本”的经营发展理念,成为部分跨国制药公司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首选供应商之一。这得益于凯莱英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不断创新的研发团队,以及多次零缺陷通过FDA等官方审计的质量管理团队等。
凯莱英介绍,企业始终保持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以中西合璧的人才组合方式,不断从国内外吸纳、引进拥有多年丰富制药经验的权威专家、高技术人才作为企业带头人及管理者,完善企业人才梯队。这些高技术人才在企业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集团全球员工数量2784人,其中海外跨国公司经验人员近7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近70%;研发人员1232人,占总人数的44%。
除此之外,公司拥有国内外顶尖专家顾问团队,其中包括聘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研究所教授、跨国制药企业高管在内的多位国际顶尖专家、学者组建技术顾问委员会,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聘请国内医药行业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及行业带头人组成国内制药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探索国内医药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布局和开拓国内市场助力。2018年上半年,公司设立“凯莱英制药科学技术研究院”,并邀请美国礼来制药分子发展部前任首席科学家张彦涛博士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为公司注入了新的创新动力,进一步推动公司绿色制药技术创新和应用。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