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常将业绩说明会比作“桥梁”。一来,是因为它像一座架设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通道;二来,它同时也是一条价值传递、价值发现的“快速公路”。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在线交流形态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你来我往、有问必答的高效互动,让业绩说明会日益成为上市公司完善规范治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资本市场主体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2020年,证监会率先倡导沪深300指数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推动理念形成;到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董事会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再到2022年,提高业绩说明会的覆盖度和可达性写入沪深两市新一轮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业绩说明会逐渐“飞入百姓家”。
而在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业绩说明会自身也呈现出活动持续时间长、召开家数多、行业覆盖面广,高管参与程度和投资者互动热情“双高”,展现形式愈加丰富多样等新特征。2021年年报季,沪深京三市有近4500家上市公司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比例超过九成。随着2022年三季报的落幕,以沪市为例,截至12月6日,超过800家主板公司、近400家科创板公司已召开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证50、上证180等权重股公司及科创板公司预计将全部召开。
拓展广度
高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展现和延伸。而业绩说明会则是上市公司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响应政策、完善治理的重要举措。与《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相呼应,今年5月,证监会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落地实施,上市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工作被全面纳入监管范畴。
政策引导下,业绩说明会已在A股蔚然成风。据上市公司协会统计,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比例逐年提升。截至2022年6月30日,沪深京三市共计4490家公司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其中,沪深300指数公司、“A+H”上市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几乎全部召开。
召开家数多、行业覆盖广之外,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在高管阵容、互动问答、持续时间等“质量指标”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关键少数”的参与程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业绩说明会的“含金量”。数据显示,2021年年报季,共有19447位高管参与业绩说明会,包括董事长3374位、总经理2364位,沪深两市约九成公司独董出席参与。华大基因、豫园股份、华润材料、五粮液、康弘药业、南京银行等多家公司参加业绩说明会的高层管理人员超过10位。
“当家人”坐镇,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前来互动。据统计,A股公司全部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收到的提问数量超过13万条,同比增长30.6%。其中,对深交所公司提问数67758条,占比50.69%;对上交所公司提问数63194条,占比47.27%;对北交所公司提问数2728条,占比2.04%。有问有答,相应的公司回复数量超过12.5万条,同比增长36%,平均回复率为96.73%。
对此,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表示:“业绩说明会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交流的重要机制,能够帮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快速、准确地获取企业信息披露的重点,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增进对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的认同感。”
“挖掘”深度
以板块为特色,以行业为主线,不同市场之间各有侧重。
在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主题上,沪市主板围绕着“蓝筹重器”等五大主题陆续展开,科创板则以“芯”“光”闪耀等六大主题依次推进;深市业绩说明会以“十新破局”展示新气象、新风貌。今年作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的“首秀”,自3月下旬年报披露季以来,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开展“特色主题周”,共有11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与投资者“见面”。
突出行业特色,集体说明会日益成为同行之间的“秀场”“交流场”。今年的三季报业绩说明会,沪市陆续召开了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物流、医药零售、纺织服装、集成电路等多场行业集体说明会。
从参与各方来看,既有分析师深入解读行业、又有公司讲解经营及业务,还有投服中心、中小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等聚焦市场热点。从形式上来看,除了传统文字问答之外,还有包括圆桌论坛、现场直播、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共同搭建起一个深入交流、观点碰撞的平台,让投资者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行业发展方向、发现公司价值。
数据显示,2021年年报披露后,沪市约59%的公司发布可视化年报,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召开视频业绩说明会,还有90余家公司创新性使用“云参观”模式。
在今年沪市光伏产业链集体举办的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通威股份、上机数控等多家代表公司在“面对面”交流等环节外,专门引入了“云参观”解析模式,通过视频“实景式”展现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场景,带领投资者“实地”走进光伏企业。
形式有创新之外,内容更有深度。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不再拘泥于股东持仓、业绩情况、股价涨跌等“短期波动”,而是更关心市场和行业环境、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以及增长新动能、企业战略规划、成长性等“长期价值”。
“已完成”之上,谈“将来时”。如在“双碳”背景和市场下沉的环保行业发展趋势下,绿色动力董事长乔德卫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积极拓展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粪渣和污泥等固废协同处置业务,开拓供热供汽等业务。而上机数控在谈及技术路线时表示:“公司已经为N型电池片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走近”央企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已逾2亿,其中中小投资者占比超九成。随着这一群体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股东的身份意识越来越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贴近投资者的大势所趋下,过去略显“遥远”的央企上市公司也借力业绩说明会,变“距离感”为“亲切感”。数据显示,央企上市公司召开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的已超过400家。
在政策层面上,今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对于央企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做了特别要求,其中两个关键词为“常态化”和“央企标配”。今年以来,针对业绩说明会,证监会要求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体现在具体行动上,11月2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中航产融、中航电子、中无人机等9家沪市公司举行了以“建设航空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集体业绩说明会,成为一次让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的重要实践。
更早之前,中国建材集团旗下8家沪市公司中国巨石、中材国际、中材节能、国检集团、凯盛科技、洛阳玻璃、宁夏建材及祁连山“共会”投资者,成为2021年首度联合举办业绩说明会的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表示:“要进一步强化与资本市场的良好沟通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信息披露,多途径听取投资者意见,召开业绩路演,传递公司价值,增进各方认同。”
作为沪港两地上市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国中铁近年来积极探索将国际市场的方式引入与A股投资者的交流之中。如何将被动的监管要求转变为主动的管理行为?公司负责人表示:“以业绩说明会为中心,中国中铁强化前中后端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增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互动效果,不断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00:05 | BC技术阵营聚合发力 光伏行业格局... |
00:05 | 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1亿... |
00:05 | 奥比中光董秘靳尚:走优势互补合作... |
00:05 | 中证协拟出台新指引 强化保荐机构... |
00:05 | 中金基金王阳峰:指数化投资有助于... |
00:05 | 年内支付机构罚单数量超60张 罚没... |
00:0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和保... |
00:05 | 年内59家银行增资扩股获准 “补血... |
00:05 | 如何建设充换电“一张网” |
00:05 | 主题指数ETF规模突破4000亿元 超八...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