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对股市的影响?疫后金融机构应如何持续服务经济发展?目前是否需要考虑在疫后出台一些特殊政策?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研究员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资本市场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
股市连续两天大涨,北上资金、公募基金、险资及私募等踊跃入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一“黑天鹅”带来的市场情绪得到了较好修复。与此同时,原油、工业金属及周边股市资产价格也止跌企稳回升,这说明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国际金融市场看好我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和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势头。
疫情不改中长期趋势
中国银河(10.140,0.18,1.81%)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这是金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及时举措,有利于保障防疫重点地区、行业及企业的金融需求,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后,投资者恐慌情绪大为缓和。金融市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是波动性加大,但波动性将随着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不断释放而缓解。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也为我国应对潜在金融波动创造了条件。
兴业银行(17.600,0.07,0.40%)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人民银行提前明确表示将提供充裕流动性,并提前预告公开市场将超量续作,同时还在开市一早即下调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证监会也对股票质押、融资融券等做出了提前安排。这些缓冲政策取得很好的政策效果。
交通银行(5.230,0.03,0.58%)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年后两个交易日北上资金抢筹,就充分表明外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和中国经济前景。
民生银行(5.880,0.04,0.68%)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虽然短期面临肺炎疫情的冲击,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前景可期,存在较多市场机遇。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直接融资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相信随着疫情结束,经济基本面改善,企业经营逐渐企稳,各项改革政策保驾护航,资本市场将涌现许多新的增长点。
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唐建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随着疫情防控好消息不断增加,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短期内,疫情发展仍将主导市场走势。具体而言,上市公司中餐饮、旅游、影视、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仍将以调整为主。而医药、医疗、在线游戏、在线教育等行业则可能受益疫情,表现可能领跑市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政府将会持续出台相关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扰动。市场关注的焦点将再次回归到基本面与估值等因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历史证明,每一轮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都是抄底优质股票的时候。投资者应放松心态,认真做好防护措施,齐心协力抗击新型肺炎,保持身体健康,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美好的明天。
融通基金总经理张帆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当下A股市场或将进入磨底消化阶段,底部向上的拐点还需要观察疫情新增疑似和确诊指标的变化。从中期的角度看,A股在短期冲击后,将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其一,疫情结束后,经济活动将迎来强力补库存、国内的货币信用政策也会适度宽松以配合经济回升。其二,短期冲击后,A股的估值将再次回到历史较低的水平,相较于美股、国内房地产等资产将具备更高的配置价值。其三,目前资本市场处在改革加速阶段,推进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入长线资金是改革的重要方面,这将长期优化A股的投资生态。
温彬表示,结合改革转型方向,投资者要聚焦两条主线寻求机遇。一是科技线,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5G、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主业突出、运作规范的上市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是消费线,围绕消费升级,聚焦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消费领域,医疗保健、育儿养老、文化娱乐、汽车消费、体育健康、财富管理等领域上市公司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稳市场、稳预期工作要做深做实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稳市场、稳预期?唐建伟表示,还需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万一疫情出现超预期变化,市场情绪明显恶化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来对冲:如出台临时性禁止融券卖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社保基金增持指数基金等措施来恢复市场流动性和信心。
温彬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金融风险上升,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的债务偿付压力加大将明显加大,未来还需要采取措施防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更加注重引导金融资源向抗击疫情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聚集,助力打赢疫情防疫攻坚战。他建议,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力度,保障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促进企业融资成本下行。预计2020年将有希望下调MLF和LPR利率各10个BP左右。其次,要加大专项支持力度,防范和化解疫情之下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断裂风险;第三,引导金融市场理性预期,制定区域性金融风险防控预案。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稳市场、稳预期,应对措施还可以更强力一些。这次疫情的出现,极大地抑制了一些消费,由于供给在年前就准备得比较充分,这样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的忧虑将解除。既然未来物价不必忧虑,那么货币政策就可保持相对激进,可考虑尽快降息、降准。降息的直接作用就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成本,给企业和金融市场都提供强力的信心。针对这一次突发事件,中央还可以考虑启动发行特别国债,加大政府支出力度。
鲁政委建议,要准确理解疫情变化数据。市场进入风险释放后的修复期,疫情仍会继续牵动人心。此时,对疫情数据的正确理解就变得很重要。建议未来在公布疫情数据时,加强解读。另外,股市的基础是企业,建议财政积极缓解企业压力。节后延迟复工,企业必须支出员工薪金却没有收入,客观说,延迟复工属于临时失业,应该属于失业保险负担的范围。有些地方政府做出了部分返还企业所缴纳的上年失业保险金的政策,建议财政政策就此做出统一安排。
为受困企业复产提供“金融力量”
为受困企业提供坚实的金融力量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保障重点地区的信贷资源供给,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审批效率,“急事急办”;二是针对企业的暂时还款困难“特事特办”,为其合理延后还款期限,且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三是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费让利,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并减免相关手续费。
急事急办:提供足额信贷资源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再次凸显出主力军作用。“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和企业,保证信贷规模充足。”潘向东说。
“尤其对三类困难企业,要做到提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一是零售批发、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在疫情影响下短期无法正常经营企业,二是建筑施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节后开工延迟企业,三是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
实际上,全国银行业已在第一时间“冲在了前线”。
正月初二,在浙江省台州市,为了给疫情防控做好保障工作,一家生产防护服的企业——黄岩依蔓工贸有限公司格外忙碌,同时也迎来了三批特殊的“客人”。原来,黄岩农商银行、中国银行(3.500,0.00,0.00%)台州分行、人保财险台州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先后来黄岩依蔓工贸有限公司走访,询问企业的生产、金融需求。其中,黄岩农商银行当场为该企业提供了500万元的免息贷款,并于当天发放到位;中国银行台州分行与该企业建立了“银企合作互动机制”,除保证给予700万元的授信,还将在融资金额、融资利率、结算渠道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在以上扶困过程中,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贷款如何当天发放成功?这要归功于“急事急办”的“绿色通道”。
“针对疫情防控企业,银行要开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让资金尽快到位,特别是涉及疫情防控所需药品、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物资的企业,以及科研、生产、购销环节的企业。”唐建伟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为保障交通运输领域的紧急用款需求,中国工商银行(5.490,0.00,0.00%)已为北京、浙江等的地机场和航空企业增加授信额度、紧急办理理财赎回,为北京、上海、湖南、河南、甘肃、福建、安徽等地的铁路、医院等办理紧急取现超6000万元。
稳定预期: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那么,如果受困企业已陷入现金流紧张,短时间内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怎么办?“面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要做好逾期贷款的展期、续贷等服务。”温彬说。
鲁政委也表示,对于受困企业,商业银行不能盲目地抽贷、断贷、压贷,如果企业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不应将此逾期不计入征信记录。
灵活展期、续贷的具体路径有哪些?唐建伟表示,商业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还款安排及付息周期、延长还款期限、推行“无还本续贷”或采用信贷重组的方式,多手段支持受困企业恢复运营。
针对“无还本续贷”方式,目前多地金融监管机构已要求,商业银行应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有续贷需求的企业“应续尽续”,特别确保在原贷款到期当天完成续贷工作,避免企业借高息“过桥资金”转贷。
其中,浦发银行(10.770,0.07,0.65%)已为武汉多家企业设计了“无还本续贷”专属业务方案,也就是说,企业无需归还原贷款本金即可完成续贷,续贷后贷款期限顺延一年。
“此外,还应加大对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在我国目前的信贷结构中,短期票据和短期贷款占比较高,要用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帮助受困企业渡过难关。”潘向东说。
目前“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已率先在北京、浙江等地开展尝试,并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什么是“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当前小企业申办最多的就是流动资金贷款,但各家银行给的期限多为1年,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短期流动贷款往往不能完全匹配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和回款周期。
“中期流贷”模式,目前可分为中期贷款内嵌年审制、中期授信内嵌预审制、循环式三种。在内嵌年审制、预审制这两种模式下,银行每年对贷款情况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持续使用贷款资金,贷款实际使用期限最长可达3年;在循环贷款模式下,获得银行的贷款额度后,企业可在3年内多次提取、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减费让利:适当下调贷款利率
“对于受困企业,金融机构还应执行优惠利率,开展费用减免。”唐建伟说,例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性贷款,可在现行基础上利率再下调0.5个百分点。
从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抗“疫”实践看,中国农业银行(3.420,0.00,0.00%)、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表示,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后续依然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潘向东说,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操作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利率下调已确定将“更进一步”。2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
除了贷款利率优惠,为进一步降低疫区企业生产成本,多家金融机构已第一时间宣布,减免相关企业手续费用。例如,在抗击疫情期间,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机构、医药及设备生产供应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物资供应生产运输企业以及警务安防机构,免收网上代发手续费、网银服务费及网银和企业App转账手续费。
“各商业银行还要保障网银等各类捐赠款项汇划通道确保畅通,单位和个人通过银行向防疫专用账户捐款或汇划防疫专用款项,应该一律免收手续费。”唐建伟说。
金融机构需要打出“组合拳”
疫后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解力度,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行业,做好“六稳”工作。在疫情面前,一些行业发展出现新的变化,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新行业、新业态的发展,拓展新的业务空间,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机构应围绕“六稳”主线来开展工作
唐建伟认为,在疫情控制住后,宏观政策的重心仍将回归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字当头”的主基调,“六稳”仍将是主线,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应围绕“六稳”主线来开展工作,支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确保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鉴于疫情对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冲击较大,唐建伟说,在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降低相关地区和企业的信贷成本、增加信贷投放的步伐将会有所加快,更多的信贷资源将向医院、医疗、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倾斜。
他建议,大力发展普惠业务,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客户发展。下阶段,随着小微等普惠领域监管考核更趋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产品体系等逐步优化,更多的信贷资源有望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普惠口径贷款仍能保持高速增长。同时普惠业务的贷款利率仍将继续下行,从而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温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预计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精准,财政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疫情结束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医疗、卫生、健康等短板领域的投资会加大,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专项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升级线上服务,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为抗击疫情,多家银行升级线上服务,这也将为金融相关业务未来全面推行线上交易提供探索经验。广发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罗佳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为抗击疫情,广发银行线上渠道全面保障企业客户金融服务,“跨境瞬时通”系列确保跨境收付,境内结算业务7*24小时保障且费用减免优惠等。
除了金融领域的变化,唐建伟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可能带来新的行业发展机会。具体来说,疫情重点冲击用户聚集型的线下服务业,带来与之替代性较强的线上经济发展;疫情将推动大家改变消费观念,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并对绿色环保、垃圾处理、水和空气净化等领域带来发展机会;疫情将促进远程协作与移动办公平台发展,带动相关咨询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发展,特别是基于5G技术基础发展壮大的新业态。
唐建伟建议,商业银行可密切关注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行业、新业态、新客户,将信贷资源向这些新客户、新业业态倾斜,在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力争拓展出一大批高质量客户。
温彬分析认为,为防控疫情而产生的居家办公、网络娱乐、5G、智能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需求都可能迎来快速增长期,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场主体的行为变化,及时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配置更多资金。
金融业需打出支持经济发展“组合拳”
罗佳分析说,目前一系列非常及时、主动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被部分抵消,对医疗、卫生以及健康等产业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提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这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都将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温彬认为,今年内降准和降息还有空间,要进一步完善LPR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针对小微企业,商业银行还要利用金融科技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资金成本。
潘向东在分析认为,目前央行已经降低OMO操作利率,后续有助于进一步降低MLF操作利率和LPR操作利率,对于疫区企业目前商业银行已经纷纷下调贷款利率50BP,后续依然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建议加大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等,目前我国信贷结构中短期票据和短贷占比依然较高,需要加大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和融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对于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ABS、信用债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可考虑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加大专项债力度,支持疫后地区经济增长。
唐建伟认为,商业银行疫后仍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大对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经济发展同时打造自身核心竞争优势。重点是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投融资支持,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互联互通、重点行业、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发力。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