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6月29日,经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正式确认,华夏幸福中标威远岛土地整备综合服务项目。加上同月24日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签约、产业项目和园区配套工程动工,总投资额近140亿元,18日68亿元拿下广州荔湾区白鹅塘核心地块,华夏幸福近期在大湾区动作频频,不断落子,加速布局,业务涵盖一级开发和商业地产、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打造等领域。
“创新发展的产业新城模式,让华夏幸福更易获得政府青睐。”有分析人士称,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双轮驱动”的业务战略,更契合新型城镇化“宜业宜居”的发展需求。
区域发展战略升级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机会就在都市圈。
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谈到,过去20年,65%的新增城镇人口都流向都市圈。未来十年,这种趋势还将持续,都市圈将集中未来70%的新增城镇人口,释放中国经济的最大结构性潜能。中泰证券发布的最新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去年70%以上的人口净迁入量都流向了浙江和广东,其中广州、深圳两地就占广东省净迁入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各地公布的2019年GDP数据,粤港澳大湾区“9+2”城的经济总量,已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超越东京湾区,与纽约湾区旗鼓相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认为,“要解决经济下行的压力,着力点就是发展好区域经济”。而承载着国家新型城市化和创新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很大优先级。
政策和金融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发布、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落地《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则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价值预期。
重仓大湾区风口
华夏幸福都市圈战略提速
据克而瑞统计,目前绝大多数头部房企都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仅TOP30企业土地储备就达到2.9亿平方米,货值6.1万亿元。
早在2016年华夏幸福就与江门签订合作协议,开发运营江门高新产业新城。随后,中山民众产业新城、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相继落地。这与其对都市圈理论的坚守和积极践行密不可分。
5月28日,华夏幸福中标深圳湾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代建项目;6月19日,再度斩获广州白鹅潭地块,将打造都心超级综合体,建筑广州新地标。此前,则已在深圳、东莞两地合计签约8个城市更新项目。
广州、深圳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白鹅潭地块位于广州市政府对标纽约、芝加哥、东京全力打造的中心城区西翼CBD,东莞则是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行业人士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夏幸福核心都市圈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步调的高度一致性。
6月24日,在华夏幸福开发运营的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12家先进制造企业集中签约、8个产业项目或园区配套工程集体破土动工,合计总投资额近140亿元。斗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之一珠海的创新高地,成为吸引这些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企业集体进驻的重要原因。
6月29日,经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正式确认,华夏幸福中标威远岛土地整备综合服务项目,并以土地收储服务为抓手,深度参与威远岛整岛开发建设。滨海湾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连接南沙前海、邻近港澳,规划面积84.1平方公里,威远岛板块作为滨海新区三大板块之一,战略位置非凡。全岛规划面积29.3平方公里,环大湾区滨海一线,11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是东莞最具特色的海岛,也是大湾区为数不多拥有连片开发土地的片区。土地整备是整岛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此次中标项目收储范围约9000亩,管委会公开招选土地整备综合服务商,希望借助开发企业的经验,更快更好地完成土地整备任务。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将通过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为威远岛整岛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商业”双轮驱动
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体量和发展增速方面,已可比肩成熟的国际大湾区。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生态环境和城市宜居性建设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顾强表示,“顺应空间都市圈化规律,实现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才能让都市圈成为更具安全和包容性的幸福生活空间”。
基于20多年的探索实践,华夏幸福建立了一整套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到城市综合运营的六大专业化服务。仅在公共配套建设方面,就包含高端教育医疗资源、城市商业配套的引入等。
而在产业发展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华夏幸福以团队、资本和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已非常成熟。去年以来,在商业地产等多元业务方面的探索,则形成有益补充,两者互相协同、高效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华夏幸福都市圈发展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截至2020年,借势都市圈“东风”,华夏幸福业绩已连续5年实现高增长,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2%,优于绝大多数行业头部企业。在都市圈战略升级、新型城镇化转型“精细化运营”时期,华夏幸福在前瞻规划设计、产业集群培育、资源整合、产品设计、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尤为凸显,并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编辑 上官梦露)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00:05 | BC技术阵营聚合发力 光伏行业格局... |
00:05 | 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1亿... |
00:05 | 奥比中光董秘靳尚:走优势互补合作... |
00:05 | 中证协拟出台新指引 强化保荐机构... |
00:05 | 中金基金王阳峰:指数化投资有助于... |
00:05 | 年内支付机构罚单数量超60张 罚没... |
00:0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和保... |
00:05 | 年内59家银行增资扩股获准 “补血... |
00:05 | 如何建设充换电“一张网” |
00:05 | 主题指数ETF规模突破4000亿元 超八...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