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向炎涛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服务产业工人转型,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
邹彬建议,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就业导入,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进“工业建造”,加快建筑工业化,把工地搬进工厂,让新一代农民工学有所用、“以战代练”,进一步从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
邹彬认为,推进装配式产业升级发展,形成全产业链集成优势,是落实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后的一项开拓式探索。作为新兴产业,装配式产业体系的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技能认证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产业工人向上发展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政策支撑、社会认可度不足,导致企业规模扩展受限,约束了产业工人的就业规模。
针对以上问题,邹彬建议由政府主导,大力完善装配式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完善装配式建筑通用技术标准,加大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培育装配式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建筑工业化事业蓬勃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从规划设计、投资、研发、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上深度参与新型装配式建筑项目,以更大、更优质的平台吸引产业工人就业,为其打造出一个产学结合,通道畅通的产业链集群,推动“农民工”快速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邹彬还认为,要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保障,进一步营造发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建议政府主导,市场竞争中提高质量的准入门槛,产品和服务优质优价,优则胜、劣则汰,进一步完善技工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加大对工匠人才的权益保障。同时,提高工匠人才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获得感归属感。
另一方面,建议多搭建类型丰富的技能大赛平台,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涌现出来,并给予相应的荣誉,让社会上尊重技能人才、产业人才的共识得以形成并蔚然成风,形成工匠文化展示成果,进一步营造关心关注工匠人才、注重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着力提升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工匠力量。
(编辑 田冬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