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末,股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医药行业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有投资者担心行业的投资机会是否就此结束,也有之前错过机会的投资者在纠结要不要“抄底”。客观地说,医药行业在2019年表现靠前,行业内优质公司涨幅可观,估值相较年初也得到了修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如果发生波动,“吃药喝酒”的行业也较难体现防御性。
在这种波动下,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投资本源出发。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经营创造的现金流,而股票价格则反映市场对企业未来经营能力的判断。市场情绪短期对股票价格影响极大,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则是由企业价值决定的。过去10多年医药行业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原因之一是在能持续保持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上市公司中,医药行业公司占比相对较高。大部分人很难持续在博弈市场情绪中获胜;而坚持投资优质公司,获取公司成长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值,这种投资获利的方式是可复制、可持续的。
中国医药行业正处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特殊红利期。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升,医药卫生行业保持持续增长,叠加健康观念的觉醒和科技产业化的加速,行业内将不断有新的诊疗需求涌现;另一方面,医保基金作为最大的支付方,过去较多资金支付给了定价过高的仿制药,资金运用有改善空间。现在通过政策引导和价格谈判,仿制药持续降价成为大趋势;而国产的创新药有望以较快的速度纳入医保,获得快速放量,相关企业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在可预见的未来,医保支出中国产创新药的占比会逐步提升,仿制药和外资原研药的支出占比将持续下降。优秀的国内制药企业会抓住趋势,在政策的鼓励和督促下完成向创新药的转型升级。
国内有能力做创新药研发,以及医药服务产业链上为创新药研发、生产做服务的公司都有望持续受益。近年表现较好的医药基金都把握住了这一产业趋势。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级市场创新药产业链项目的热度,看到了科创板和港交所对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将获得多方面助力。
一般来说,优质的外资企业占据着品牌价值、技术领先、产品成熟等多方面优势,国内企业在努力追赶的同时,则具备着更贴近消费人群、能够快速反应、产品或服务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优势。有能力在技术上追赶外资公司,将享受到“进口替代”的红利,这种现象在医疗器械子行业很普遍。与此同时,在医疗服务、药品零售、医药消费品等子行业中,能够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公司,也持续处于景气度较好、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的阶段。
我们坚持在景气的行业里买入优质公司,适度均衡基金的组合配置,努力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希望能淡化波动,获得稳健、持续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如果能在正确的方向上立足长远,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2019年关注医药投资最好的时间是年初,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