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12月11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在北京举行,中证金融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望军表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这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图为中证金融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望军
张望军表示,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四方面入手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的体制机制安排,畅通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渠道,助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和资本融合
“从历史上看,资本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近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的特征明显。通过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要素的引领、带动、定价、激励及风险缓释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为创新资本形成提供全面、系统的投融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张望军表示。
张望军表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发挥着枢纽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为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企业赋能。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为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在内的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在引导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资本市场有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转向依靠创新引领的效率提升。充分发挥资本要素的作用,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张望军如是说。
张望军表示,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广阔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明显提升,整体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另一方面,现有融资结构还不能有效满足创新发展需要。后工业化时代,更多的融资需求是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等类型的轻资产,难以有效定价并抵押,往往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资环境,银行负债端的低风险性决定了在其资产端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经营模式,很难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张望军表示,在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下,债务驱动型的经济增长特征日益明显。迫切需要优化金融结构,改善现有金融体系偏好重资产、成熟期企业的不足,加快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动力。
四方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更好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新三板改革稳步推进,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加快,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和私募基金减持反向挂钩政策实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张望军表示。
具体来看,主要是四方面:一是有力支持了科创类企业融资;二是制度包容性明显改善;三是科技企业的市场化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四是人才激励初见成效。
张望军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的体制机制安排,畅通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渠道,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加快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二是进一步增强制度供给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构建包容、完备、适应性强的基础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协同性。结合科创类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推进融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再融资、并购重组、分拆等制度,健全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财税支持、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不断优化创新资本形成的政策环境。
三是更好发挥上市公司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政策导向,支持优质上市公司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和科技资源,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工具,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力和附加值,进一步发挥好企业在产学研创新链条中的带动牵引作用。
四是助力形成科技创新市场化激励机制。更加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人才作为支持创新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挂牌企业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相容的制度机制,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支持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编辑 上官梦露)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