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周期:2016-2017
2015年底,经济仍在筑底,刚刚经历的这一轮股市起落似乎跟经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完全是货币宽松带来的上涨,以及查配资带来的下跌。但是,经济周期的微妙变化,已悄然发生。
早在2015年6月,我在浙东调研,走访银行和企业,发现2011年中小企业流动性危机之后,过剩产能出清的进度远远超过预期。因为这里都是些低端制造业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为主,不像国企那样因为种种利益关系导致僵而不死。风浪打来时,或被破产清算,或因生意无利可图而主动关门,小企业数量快速下降,产能快速出清。有时,还会出现某引起细分领域过度出清的局面,老板接到海外订单,却发现连机器工人都找不够,竟然出现了局部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这便是市场的力量,你不能对抗,只需敬畏。
但与市场化程度高的沿海地区不同,广大内地,产业以中上游“傻大黑粗”为主,企业性质则以国企为主。由于国企破产被太多行政因素牵绊,去产能极其不顺。市场力量无法发挥,后续需要“有形的手”实施外科手术了。
2016年初,发生了一次小股灾,银行股又下跌了些,但马上又重拾升势。2月份开始,一段长达两年的波澜壮阔的银行股大行情悄悄启动了。
浙江地区过剩产能趋于出清,银行的不良增长也开始放缓,能活到2016年的企业资质都还行,后续再大面积破产的可能性也低了。而我一直相信浙江的周期是领先于全国的周期的,正如当年冒不良的周期中也领先。于是,我们开始大胆下结论:时间到了。但内地出清还没完成怎么办?那就先买东部的银行股吧……
刚好此时,针对内地那些僵而不死的过剩产能,有形的手终于出马。2015年底至2016年初,高层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上游重化工行业产能在行政手段干预下,也开始快速出清。
沿海的下游与内地中上游都经历了一轮产能出清后,经济周期来得远超预期。同时,海外经济也有复苏,外需也回暖。供给人为收缩叠加外需回暖,很多大宗商品的供需对比完全扭转,价格暴涨。而GDP同比增速,也在经历了多年的下行之后,于2016-2017年走平,正式进入了“L型”的底部。
在这样的复苏周期中,银行股除了涨,没有其他选择。
所以说,周期股的核心逻辑永远是周期,哪怕这段时间内监管新政密如雨下,也只能带来短期扰动,不改周期趋势。
而我们,还将在寻找周期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声明:
本文意在方法与经验的探讨,不是证券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