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琛
随着穿透式监管的逐步深入,金融市场的稽查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出了2563张罚单。在笔者看来,罚单背后彰显的是让监管“长牙齿”,是金融监管的全面升级,可视为金融监管的“风向标”。
先来看证监系统的罚单。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开出102张罚单,受罚原因较多的有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或代客理财等。
笔者认为,罚单背后,是证监系统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这是优化市场生态、维护市场“三公”,增强市场参与各方责任和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举。
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为例,这一制度是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然而,有的上市公司对此问题并不重视,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避重就轻,专拣好听的说,对自身不利的信息遮遮掩掩,甚至闭口不提;有的上市公司高管口无遮拦,随意披露公司的一些重大信息,甚至对公司主要业务未来业绩做超预期的预测。
这些都违反了信息披露公平性的要求,践踏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特别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更要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这也正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风向标”。
再来看银保监系统开出的2461张罚单。对银行业的处罚重点之一是违规发放贷款,尤其是对“经营贷”入楼市方面的监管进一步加强。
这并不意外。因为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对违规开展房地产融资业务行为“零容忍”,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
成效已经显现,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问题得到初步扭转。根据银保监会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2021年以来持续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罚单,向市场释放的信号是,对金融违法行为严监管的态势没有变,维护金融稳定的决心没有变。其彰显了监管处罚的权威,是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