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
5月17日,A股市场分化,主要指数飘红,但以ST股为代表的小市值公司全面暴跌。其中,110余只ST股跌停,占据跌停公司数的八成。
ST板块遭遇重挫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一是,自5月17日起,深交所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将在新设立的风险警示板进行交易,风险警示板的运行将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等。二是,自年报季后,ST板块“摘星脱帽行情”已有一段时间,部分公司存在过度炒作的现象,该板块本身即具备调整需求。此外,ST板块的暴跌与“叶飞事件”衍生的监管趋严预期不无关联。连日来,叶飞爆料上市公司“坐庄内幕”事件持续升级。5月16日,证监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利通电子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同时,监管已向相关公司下达监管函件。
可以预期,在“零容忍”的监管基调下,后续监管层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伪市值管理”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总体看,涉事公司基本为小市值公司,经营业绩欠佳。因此,该事件持续发酵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小市值公司。实际上,市场走势已反映出此类避险情绪。5月17日超百股跌停,141家沪深跌停公司中,小市值公司为绝对主角,仅2家市值超过百亿。
从过往经验看,小市值公司中,由于ST股股价偏低,流通市值相对较小,炒作空间较大,更加成为各路资金从事“伪市值管理”的重要标的。加之,此前年报季后市场资金对部分ST股摘帽预期的炒作面临降温,因此,ST板块接下来可能会明显承压。
在上述利空因素作用下,对于基本面较差、退市风险较大的ST公司,市场炒作资金可能“炒不动”了。只有修炼基本面、着力改善业绩预期的ST股才会走出来,而那些偏离主业、蹭热点追概念,甚至于专事投机、做局、控盘的ST股将面临强力政策监管。
总之,ST板块有望逐步回归基本面,且内部进一步分化洗牌,优胜劣汰步伐加快。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放弃投机取巧,不应过分关注市值管理,而是应努力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叶飞事件”亦提醒投资者,回到价值投资主线上,若不明就里跟风某只股票、某个概念,便可能成为庄家抽身离场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