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提升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整体效应

2020-08-22 06:34  来源:上海证券报

    面对当前仍然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部署: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周期设计和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现“更加灵活适度”要求中,应在发挥整体效应上下功夫、补短板、出实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得到极大发展和丰富,形成了以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RRR)、公开市场业务(OM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为主要内容与工具的开放化、多层次调控体系,这为货币政策实施中的更加灵活适度提供了前提、基础和力量。

    货币政策的灵活是为适度服务的,而适度又是以流动性高效率配置到实体企业并形成动态化机制为标准的。如果整体效应发挥不够,货币政策的“灵活”不可能形成“适度”的动态状态。因此,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在灵活运用中体现其多样化的效能,更需要在强化针对性中保持其适度性的状态。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流动性传导载体,要在效率与效果的统一中,完成流动性由央行向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闭环式配置。货币政策的更加灵活适度,说到底就是其体现整体效应上的更有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更加灵活适度的整体效应,关键要优化机制,灵活的机制比多样化手段更重要。因此,要在深化央行端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上下功夫,发挥叠加效应。做到同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针对不同主体对象,要有不同的灵活运用方式;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同一主体对象上,要有区别化的选择安排;任何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和层次上,要从实体企业变化的实际作出更为灵活的多种选择。总之,要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灵活适度,始终要在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实体企业需求的变化性上,力求能经济性耦合,力求能互生性支撑,力求能渗透性发展,最终形成流动性配置与市场传导层次和主体对象实际需求的有效吻合,使央行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流动性传导状态统一起来,避免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效应淤积于金融机构环节。

    发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整体效应,要以“适度”为动态标准,推动货币政策主要目标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更加“灵活”要始终围绕更加“适度”来转。适度是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状态与目标的结果体现。首先,货币政策的适度,要体现在总量上的适度,就是一定时期的融资总量要与GDP相适应,体现以实际社会财富增长来决定和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宏观调控精神。形成共同的市场预期,就是市场中流动性的多与少,只能用GDP的增长状态来衡量,流动性配置中的灵活程度,必须在总量适度中来选择。其次,货币政策的适度,要体现在结构上的适度,就是流动性配置的状态与趋势,要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相适应,更加注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的整体性布局与谋划,加快补好直接融资占比过低的短板,既要丰富和创新直接融资的各类工具,又要系统营造有利于直接融资快速健康发展的各类环境,重点扶植做大承载直接融资的新型市场主体与关键市场要素。再次,货币政策的适度,要体现在结果上的适度,就是流动性配置结果力求做到更加公平与合理,把过程的更加灵活与结果的更加适度结合起来,把配置的机制建设与实体企业机会发现结合起来,减少因为机会不公平对部分市场主体流动性配置的灵活性权益,产生的“缺位性”“资格性”和“掠夺性”伤害,在满足市场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中,形成流动性优化配置的无差异化。

    发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整体效应,是一个辩证、深化和融合的过程。从短期来讲,是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整体下降。从长期来讲,则是要保证我国金融生态发展的趋势与格局,与未来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吻合,更好地发挥金融促发展与防风险的趋势性作用,这应该是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内在逻辑。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原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起草专家之一)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