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琛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表示,着力推动实现违法违规“高成本”,大幅强化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追责,保持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切实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大幅强化“行民刑”立体化追责,是提高监管威慑力的重要举措,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提振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之举。
事实上,对于一些资本市场的违法犯罪案件实行“行民刑”立体化追责,是监管部门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康美药业案中,相关各方坚决落实“零容忍”要求,构建了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的责任追究体系,让康美药业案幕后实际操纵上市公司的为恶者付出了沉重代价,实现了“惩首恶”的目标。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证监系统对A股上市公司开出1682张罚单(包含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监管工作函、行政处罚决定书、立案调查书等),相比去年同期的1364张,增加了23%。
这是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重要体现,释放的是“强监管”的信号,是对市场的警醒与震慑。未来,依法从严打击的措施将更加有力——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为实现这一目标,从证券监管部门角度看,要继续依法从严从快查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零容忍”执法效能;要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保持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
从法院的角度看,要进一步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配合,推动集体诉讼制度的常态化开展;要加强监管协同,强化“行民刑”的衔接配合。
从公安机关的角度看,要继续加强线索发现、移送和侦办,做到既“惩首恶”,也“追帮凶”;要针对犯罪出现的新特点,及时调整打击策略和重点。
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一再强调强化“行民刑”立体化追责,就是要让违法违规者感受到“在资本市场撒谎的成本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