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在9月8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表示,发展中国特色期货市场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初心,走好中国特色期货行业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凸显中国特色,期货市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突出专业优势,期货行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更好的普惠性。此外,坚持中国特色,要提升期货行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力。
安青松介绍说,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121个品种,其中,上市了以PTA、燃料油、塑料等品种为代表的重要产业链上的中间产品;基于我国农业国情,上市了红枣、苹果、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品种。期货品种越齐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对原材料成本冲击的能力越强,产业链稳定和韧性越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就越牢固。
此外,中国期货市场形成了中国特色服务实体经济业务模式,以保险+期货、含权贸易、仓单服务、基差服务、场外衍生品等为主特色的业务模式,有效促进了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向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延伸、传导、反馈,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我国期货市场构建中国特色期货监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保障期货市场平稳运行。
坚持中国特色,提升期货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竞争力,对于期货经营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青松同时表示,从期货市场发展趋势来讲,市场对实体经济管理市场风险的需求在提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价格发现的需要在提高,对发挥期货功能和提升期货服务能力的要求在提高。
“实现从期货经纪公司向期货与衍生品投资银行转变、从交易通道服务向期货功能服务转变、从被动风险管理向主动风险管理转变。通过中介能力、专业能力、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方案、价格问题解决方案、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为价格风险的管理者、市场流动性的创造者、居民财富管理的服务者。”安青松表示。
据介绍,2016年以来共有73家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模式,为生猪、玉米、苹果、天然橡胶等18个涉农品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累计承保货值1346.1亿元。项目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24个县(包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点县502个),覆盖农户538.7万户次。项目总保费67.2亿元,期货行业累计支持24.8亿元,参保主体自缴保费20.4亿元、获得赔付44.9亿元,自缴保费赔付率219.8%。通过“保险+期货”“订单+期货”帮助农民有效化解市场产生的风险。通过期货标准化体系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助力实现“稳链强链补链延链”。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