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品涉及定开式、封闭式,试点公司将在首批养老理财产品中引入收益平滑基金机制
“密谋”10个月后,首批养老理财试点理财公司,要在各自获批的试点城市发行产品了。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公司获得首批养老理财试点资格,获批城市包含深圳、青岛和另外两座分别位于中部、西部的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家试点公司只在一个城市发行养老理财产品,而会出现两家公司抢一城,或是一家公司布局两城的情况,且每家试点公司各暂获百亿额度。
自去年末争取到试点资格后,四家理财公司“密谋”10个月有余。各公司充分准备,对入池资产、投资策略、市场销售、操作风险、投资者保护、声誉管理等相关层面进行多轮细致论证,以求首批养老理财产品能真正凸显养老金融属性。
万事俱备,只待监管号令起。如无意外,四家理财公司最快将于本月下旬在试点城市发行养老产品,定开式和封闭式都将涉及。
不容易拿到的资质
监管部门的公开表态,或许只是寥寥数语,但其中深意落到实处,对于相关金融机构可能是渴求许久的业务机遇。
2019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多类金融产品均可参与养老第三支柱。这里说的“金融产品”,包含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
银行摩拳擦掌,多款打着“养老”字样的产品批量面世。证券时报记者汇总普益标准不同时段的监测数据发现,2019年初到2020年7月24日,共计294只养老理财产品发行,其中主要的发行人是银行,理财公司占其中较小部分。
2020年以来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长期限占比有所增加。期限在3~5年的产品占比达到24%,均为净值型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1年及以下期限的产品还是占到了44%,且其中高达98%的产品均为预期收益型产品,由银行而非理财公司发行。
不符合新规的老产品(即预期收益产品),披着“养老”的外衣重出江湖,监管很快意识到风向不对,出手正本清源。据有关媒体报道,去年9月,监管窗口指导银行不得误导公众而强调银行理财的养老属性,产品宣传不得违规使用“养老”字样。但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监管出手其实更早,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已经在清理名不符实的养老产品。
自从整顿以后,银行及理财公司再也没有发行过任何强调养老属性,或者带“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去年10月。自去年10月开始,监管人士开始在公开场合(2020年金融街论坛、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养老金融改革表态。大概的措辞涉及两方面,一是研究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制定业务规范;二是稳步推进业务创新试点,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开展养老金融试点。
“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先行开展试点”——这些表态让渴求第三支柱已久的理财公司开始兴奋,多家理财公司积极争取资质。因为业界普遍认为,银行理财的投资能力和收益特征,与社保基金、地方养老金、年金、个人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需求,其实是可以匹配的。多家理财公司高管也都曾在不同场合呼吁,将理财公司纳入养老金体系,成为养老体系的投资管理人,享受与其他行业养老保障产品的同等待遇;将理财公司发行的合规产品纳入养老资金的合格投资范围。
去年12月初,监管初步批复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后续又经过一些与业界的探讨和沟通,最终确定下工银、建信、招银、光大四家大行和股份行理财公司的佼佼者,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平滑基金机制“双保险”
养老特征不突出,与普通长期限理财产品区分度不足,甚至都不明确限定销售对象为中老年客群;产品同质化严重,流动性低但波动性依旧高,收益率缺乏竞争力……这些都是围绕在此前“养老”理财上多时的诟病。
作为专业人士代表,中邮理财副总经理刘丽娜曾多次从业务操作层面呼吁对养老理财做出相关政策安排:
一是鼓励采取多元化、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降低养老理财产品波动性,包括允许养老产品灵活配置一定比例的另类资产;鼓励养老产品在股票市场的跨周期、长期限投资;鼓励为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二是完善养老理财产品申赎制度,以提升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资金稳定性。包括明确养老理财产品可设单边申购开放期;允许客户提前退出产品,设置一定的提前赎回费率等机制,降低产品流动性压力。
而在试点正式开启前,行业也已经在合规线之内做出探索,平衡投资者不同养老生命周期的需求。比如,招银理财首发了采用真实下滑曲线的目标日期产品,根据客户的年龄、家庭、财务等因素将资产配置比例动态调整。随着持有时间接近产品目标日期,高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逐渐降低,以达到养老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目标收益。
而现在,四家试点公司已低调备战10个月,内部对入池资产、投资策略、市场销售、操作风险、投资者保护、声誉管理等各要素进行多轮论证,试图探索出适宜的投资策略并提升产品管理能力,同时建立老龄投资者保障机制。各家在设计产品时,一个原则性的考量是,养老理财产品定位于风险偏好较低、对长期投资宽容度较强的老年客户群。其整体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策略偏保守,更加兼顾收益与流动性管理。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四家试点公司在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引入了收益平滑基金机制。大致的运行机理是,首先按照产品管理费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这也是目前监管对理财公司全部理财产品的硬性要求),然后会另外将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部分纳入收益平滑基金,来应对产品出现风险准备金无法覆盖亏损的情况,类似于“双保险”。
目前,试点公司会发行开放式、封闭式两种养老理财产品。封闭式长期限产品可以承接部分优质非标,增厚收益同时可以降低波动,此外还可能配置部分权益类资产。
四家试点公司已吹响集结号,银行理财正式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