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3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暨财富管理国际论坛上,平安资管董事长万放在题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和机遇》的演讲中表示:“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资管业正经历商业模式的变革,资管机构的盈利模式从以往的依赖类息差为主,到管理费+表现费,最终演变为金融创收和科技创收。”
在万放看来,资管业将回归到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根据国外资管行业发展路径,未来资管行业将进一步分化为大而全、小而精两大阵营,但无论资管机构选择哪一种发展路径,敬畏市场、拥抱科技者才能最终抓住机遇。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安集团“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指引下,平安资管已制定了明确的行动纲要,将加速推进科技转型战略的全面落地。
寻求科技赋能是行业大势所趋
万放指出,经济增长中枢下滑,基础资产盈利能力下降是资管行业面临的现实难题。资管行业盈利越来越薄,利用科技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增强风控,降低成本,是头部资管机构做出的一致选择。
从外部看,国际金融机构已在以创新科技赋能金融,增强核心竞争力。比如贝莱德预期阿拉丁等解决方案业务的营收占比将在2022年提升至30%;桥水基金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与建模打造全天候策略,“基金经理+研究员+数据分析师”或将成为金融机构的标配。除此之外,非金融机构也正在发力科技意在颠覆传统金融业,这也对资管行业的传统经营发起了挑战。
万放分析称,在科技赋能变革的推动下,资管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在资管新规发布前,部分资管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以赚取类息差收入为主,随后,一些资管机构逐步转变为追求管理费+表现费。但随着金融科技的介入,未来资管业的商业模式将演变为金融创收+科技创收,“这将是未来科技型资管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万放说。
“金融和科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其看来,未来资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在回归本源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借助科技赋能打造竞争壁垒,从而利用差异化优势,选择向大而全或小而精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也指出,当前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的变革同样也发生在激励模式和监管模式上。随着外资加速进入中国,长期激励也将更多被资管机构的管理层所采纳,“这对于鼓励人才长期留存、长期服务,实现人才和业绩经营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监管层面,金融开放的深入也给中国的监管部门和被监管机构提出了挑战。“未来由正面清单管理转为负面清单管理、由强事中事后管理转为事先管理、由竞争差异管理转为竞争中性管理、由常规管理转为科技化管理”。他认为,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将促进金融监管在管理方式、思维方式、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发生转变。
加快落地科技型资管公司新战略
在万放看来,2019年必将是新科技变革加速深化的一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相互融合,将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甚至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变革。对金融业而言,新的技术变革将逐渐改良甚至完全重塑传统金融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不容错过的机遇。”他说。
为此,平安资管在2018年于行业内率先提出科技转型,正式确立了“科技型资管公司”的全新战略定位,积极尝试现代科技在多场景多平台的深化运用。以固收领域为例,平安资管正在推动固收研究另类数据落地,实施宏观、行业、个券分析模型,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法,筛查众多经济数据、市场数据、行为数据与资本市场关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对利率走势进行预测,利用科技赋能提供投研支持,推进数据科技与金融逻辑的有效整合,从总体上提升效率、沉淀方法、促进互动。
对于这家坐拥近3万亿管理规模的超大型机构来说,平安资管拥有多策略全品种的基础,日常庞大的交易运营体量,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积累和实战经验。这对于未来进一步深化科技转型,打造“金融+生态”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万放介绍称,一方面,平安资管将利用“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慧)赋能传统资管业务;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新型金融科技业务生态,实现盈利增厚。据悉,平安资管在今年将会继续加大投入,以生态驱动业务,推进科技转型战略的全面落地。
最新年报业绩显示,截至2018年底,平安资管资产管理规模升至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实现净利润26.62亿元,已是中国管理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