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日韩围攻+技术迭代+成本难题 宁德时代如何守擂万亿元市值?

2021-06-04 20:16  来源:证券日报网 龚梦泽

    本报记者 龚梦泽

    5月31日,宁德时代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10112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家触及万亿元市值的公司,其市值约等于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三家A股整车企业市值之和。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元的同一天,摩根士丹利将宁德时代评级下调至“低配”,目标价251元,与当前400多元的股价相比,直接打了六折。

    站上万亿元市值的新起点之后,宁德时代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以及其自身前进方向,无疑成为资本和产业层面共同聚焦的战略关注点。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对记者表示,产品和行业景气双重驱动下,作为电池标杆企业的宁德时代股价仍有上升空间。

    截至6月4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再度攀升至432.21元,盘中股价最高触及439.50元,再创历史新高。

    宁德时代不负众望

    10年成就万亿元市值

    5月31日,“电池茅”宁德时代迎来高光时刻。公司1.01万亿元的市值,不仅让其荣膺创业板首家万亿元市值的公司,这一数字也在A股中仅次于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五粮液、农业银行与中国人寿,坐上了市值排行榜第9把交椅。

    事实上,尽管遭遇摩根负面股价预测,使得宁德时代在万亿元市值档口接连遭遇小幅股价下挫,但并不能影响其万亿元市值背后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和资本想象力。

    据记者了解,宁德时代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1年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剥离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老家宁德成立CATL。此后的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方兴未艾,产销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但表面繁荣并不能掩盖动力电池竞争格局正遭遇暗流汹涌----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系电池企业以国家级公司的体量向外扩张,采用亏损战略清洗对手,争夺和垄断市场。彼时,在自主品牌动力电池系统出厂价还普遍在2.5元-3元/Wh时,韩国厂商将18650的镍钴锰三元电池价格直接降到约1元/Wh出货,并凭借“高质低价”锁定了奇瑞、吉利、长安、上汽、一汽等主流乘用车企业的供货协议。

    于是,工信部迅速出手,首先是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将审核通过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纳入目录进行管理,此举直接宣告了韩系电池的出局--共计57家入选的动力电池单体和系统企业,没有一家外资企业;到了2016年初,随着“客车暂禁使用三元电池”通知的下发,国内动力电池安全防线正式被构筑---主机厂纷纷中止与外资电池企业的采购协议转投自主怀抱。

    2018年,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再度组织实施《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次出台白名单目的明显,即是扶持和引导国内自主品牌成长和壮大,帮助获批白名单的企业可以加快拉开与中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身位。同时,向外资品牌发起技术冲锋的号角,加速资源集中,增强国际竞争力。

    凭借国家补贴政策的强力助推和电池目录的精准保护,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企迅速崛起,市场恢复了平衡。不仅如此,宁德时代还力压松下、LG等老牌电池巨头,在2017年拿下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的宝座,并将此势头维持到2020年,实现四连冠。

    如今白名单已经变成推荐目录,不再具有强制性,这是市场正常竞争格局逐渐恢复的信号。“日韩企业自然可以回来,但他们已经从中汲取教训。”在林示看来,非正常竞争手段不但达不到打压对手的目的,反而会令自身成为监管目标。

    2018年6月份,宁德时代应势而动,登陆创业板。SNEResearch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上的装机量为137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4GWh,占据市场份额的24.82%。而其在国内更是一家独大,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4月份,宁德时代装车量为16.04GWh,市占率为50.7%,装车量为排名第二的比亚迪的4倍。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客户十分广泛,朋友圈几乎集齐全球所有知名车企。特斯拉、戴姆勒、宝马、大众等海外知名品牌均是其客户;国内市场方面,宁德时代同样为上汽、一汽、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共6800余款车型,其中由宁德时代配套动力电池的有3400余款车型,占比高达50%左右。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在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价格战竞争态势仍将持续;第一集团企业经受住了多年市场的考验、通过国际性车企体系的验证,同时在全球主要市场已建成产能,可快速应对车企需求安排生产。他认为,“品质智造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锂电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钠电池替代价值凸显

    宁德时代或欲押宝储能市场

    近期另一个热点是,曾毓群日前宣布将于今年7月前后发布钠电池。作为全球锂电池行业的老大,曾毓群的此番官宣一方面引发业界猜测和资本市场明显波动,同时也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较为陌生的“钠电池”身上。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已达到空前的规模。然而,锂并不是一种丰富的元素,其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65%。它还分布不均,其中约70%分布在南美。相比而言,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锂元素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它的储量更高、开采难度更低、价格也更便宜。

    然而,钠的资源优势和性能弱点同样突出。“无论能量密度还是其它指标,钠离子电池几乎都不能跟锂电池这样已经大规模量产的产品匹敌。”于清教对记者表示,目前钠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集中在100~150Wh/kg之间,而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则能达到180Wh/kg和250Wh/kg左右。也就是说,当前水平的钠电池很难满足高动力、长续航车辆的需求。

    那么推出这样一个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优势的电池种类,宁德时代到底意欲何为呢?5月21日宁德时代股东大会上的几点关键信息或许能给出答案:包括下游客户催货紧;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大;短期内不看好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可以看出,下游需求旺盛和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双重挤压下,作为全球电池供应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难言轻松。

    与需求相对应的,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其中,三元锂正极的主要半成品原材料三元前驱体的价格已经由2020年7月份的7.2万元/吨,上涨到2021年3月份的12万元/吨左右;磷酸锂正极材料价格也在2月大幅走高,涨幅近30%。

    事实上,居高不下的成本一直是宁德时代的一大隐忧。财报显示,2019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首次跌破30%,创下当时5年来的新低。而后在2019年三季度,这一数字下滑到了27.93%,并最终影响到了总营收和净利润的表现。根据当期财报显示,宁德时代的总营收125.92亿元,同比增长28.80%;归母净利润为13.62亿元,同比减少7.2%。

    这意味着,未来动力电池行业一旦打起价格战,失去政策红利之后的宁德时代以目前的成本控制能力,优势将大大减弱。如今的宁德时代瞄准的,可能是储能领域的广阔天地。业内普遍认为,钠离子电池难有大的突破,基本不可能突破现在的动力体系,但却可以在低速车领域或者储能等其他特殊应用场景使用。宁德时代看好的,或许就是储能这一蓝海市场。

    据了解,松下正斥资“数亿美元”在中国部署两条新生产线。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老牌劲旅LG化学、三星SDI和SKI也在积极回归中国市场,试图分的一杯羹。

    在林示看来,抢下储能市场,意味着宁德时代可以找到一片新的利润池。另一方面,如果储能领域全部使用钠离子电池,碳酸锂的需求预期将减少近20%,极大缓解动力电池领域的原材料供应和价格压力。

(编辑 李波)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