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3月5日,沐浴着与节气相契合的微微喜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承载了来自各界的期待与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其中,“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是就资本市场相关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虽仅11个字,实则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固本培元的思想精髓,为资本市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晰了路径。
资本市场肩负资源配置的枢纽功能,既联通千行百业,又关系到2.2亿投资者的获得感。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次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并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然而前段时间,资本市场曾持续震荡走弱、波动加大,客观上背离了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投资者对此也较为焦虑。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现实紧迫性、必要性,更具备可行性。拨开纷繁芜杂的市场现象,探究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第一,夯实基础制度。监管部门正在系统性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而言,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2月27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座谈会,就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法治保障听取意见建议。吴清强调,将与有关方面一道共同推动加大法治供给、提升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更好发挥法治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
政策显效往往需要时间的催化,但可以预期,高质量的法治供给将持续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夯实制度基础。
第二,提升市场可投性。这需要从投融资两端的变化进行综合研判。
在融资端,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优胜劣汰。监管部门继续着力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上市公司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加大科技创新、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合规发展、做优做强;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更应肩负“看门人”职能,积极履行“申报即担责”的主体责任,共同保障上市公司质量。
在投资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体现为,监管部门持续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包括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融资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增强专业能力,发掘优质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引领和培养市场中的价值投资理念。
第三,增强投资者信心。信心是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最直观展示。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也是巨大的优势。但是,投资者数量上的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并展现在交投中。
事实上,这种较低的转化进度是多重因素导致的。就投资者自身而言,其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专业知识的辨析能力、接受投资者教育的便捷性等都可能影响其交易行为,从而外化为对市场的信心增减;就市场环境因素而言,交易机制的公平性、监管的有效性、违规行为的发生频次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信心。只有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温度回升的感知度,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度,才能有效将中小投资者占比偏高的结构性压力,逐步转化为投资者的“数量红利”,促进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政府工作报告已经锚定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路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市场各方主体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才能固本培元实现资本市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才能汇聚新时代资本市场继续坚定前行的铿锵脚步!
18:51 | 问询函回复已拖延4个多月 紫天科技... |
18:49 | A股再现“天价离婚” 科达制造董... |
18:45 | 三个月拟转让50宗住宅用地 广州开... |
18:40 | 多家上市公司拟吸收合并子公司 实... |
18:37 | “2024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
18:33 |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的联合调查... |
18:22 | 东方锆业:副总经理刘志强辞职 |
18:22 | 龙蟠科技: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已完成 |
18:21 | 中盐化工: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已完... |
18:20 | 亚钾国际: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已完成 |
18:20 | 龙洲股份:陈天生辞去党委委员、副... |
18:19 | 华电能源:获得政府补助1147万元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