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保险欺诈“套路深” 智能科技助平安产险减损近20亿元

2018-02-01 00:25  来源:证券日报 冷翠华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保险欺诈严重侵蚀保险公司利润,保险反欺诈任重道远。尽管各保险公司在保险反欺诈上都进行了不小的努力,现实情况却依然严峻,保险欺诈呈现出新特点:“专业群体”、“标准化操作”,保险公司反欺诈难度倍增。

    以陕西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该省保险行业协会接到会员险企报送的涉嫌保险欺诈案件622件,涉案数量同比增长38.53%,涉案总额3631.50万元,同比增长104.34%。

    新形势下,保险业如何更好地开展反欺诈工作?在昨日召开的中国首届保险科技应用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提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手段已经必不可少,同时,构筑行业共享反欺诈平台并充分发挥其效能也十分必要。

    欺诈太多险企伤不起

    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该省涉嫌保险欺诈的涉案金额同比翻一番,保险公司深受其害。

    “车险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人保财险一位负责人表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车险欺诈在保险欺诈中占比达80%。记者从多家险企了解到,绝大部分保险欺诈案件都涉及车险。

    以泰州人保为例,2017年1-9月查处各类骗保案件544起(其中车险案件534件),涉案金额高达3606万元(其中车险3502万元),反欺诈金额占赔款额度的6.24%(其中车险为6.18%)。“可见,车险欺诈已成洪水猛兽,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从国际上来看,保险欺诈都是行业的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表示,必须进一步推进保险反欺诈工作。不过,由于保险欺诈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保险反欺诈的难度也在加大。陕西保险行业各协会表示,保险欺诈案件作案方式更加隐蔽,作案手段更加多元,作案地点更为广泛,“难发现”、“难打击”、“难根除”成为进一步开展保险反欺诈工作的难点。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车险反欺诈实践来看,保险公司的对手已经由原来的单个、隐秘行为逐渐转化成“专业群体”、“标准化操作”:从交警、医院寻找案源,继而进行专业造假或买断案件,由专业的物损或伤残评定机构出具“鉴定”,以“合法”途径获取非法利益。

    同时,车险欺诈还存在一些“标准套路”,如高档旧车落水事故的典型套路为:购置高档旧车或二手车,选择地点偏僻事先踩点(如水深及车顶),夜深人静,单人驾车,事先打开天窗,事故发生后自行找人评估,然后提起诉讼。其他如酒驾、醉驾顶包事故、人伤案件造假等亦形成若干“标准套路”。保险公司在反欺诈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无力,而结果依然不尽理想,保险欺诈在持续侵蚀保险公司利润。

    科技手段或成突破口

    面对保险欺诈案件多发、手法隐蔽的特点,保险业如何能有效开展反欺诈工作?多位业内专家提到了保险科技的力量,以及行业反欺诈共享平台的作用。他们指出,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手段,同时,构筑行业共享反欺诈平台并充分发挥其效能也十分必要。

    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保险大数据中心主任赵占波认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保险业提高风控能力带来了新契机。姚庆海表示,目前,多家险企正逐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甄别欺诈案件,开展理赔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大型险企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先人一步并且已见成效。据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介绍,近年来保险欺诈日益猖獗,给保险业带来巨大损失。金融壹账通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2017年帮助平安产险减损约19.96亿元,同比提升了74.17%。目前,智能反欺诈项目已经面向行业开放输出,与10家中小险企签约。

    作为中小产险公司代表,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童清表示,中小险企面临着理赔成本偏高、传统做法无法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困难,急需借助先进科技的力量实现破局。希望借助面向行业开放的科技平台的力量,在理赔和服务方面做得更好。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还指出,目前,车险欺诈还呈现出地域流动性和同业传染性,今天在A地发生的案件明天可能发生在B地,今天在甲公司出现的蹊跷案件明天可能出现在乙公司,而透视案件会发现,其背后有同一股力量。“同业间不单但要设立共享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维护并发挥其效用。”该负责人表示,可以考虑对接公安交警、汽修管理甚至法院及人民银行单位和个人征信等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报案人、被保险人、承修单位以及鉴定机构等是否有可能加入了车险欺诈的利益链。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