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熊悦
在过去的2023年,国有大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
截至目前,国有六大行2023年业绩说明会均已开完,对于下阶段信贷投放的重点和节奏,以及净息差走势、房地产业务发展情况等市场关心的问题,6家银行管理层均在业绩说明会上作出回应。
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
商业银行盈利增长,关键看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及净息差水平。截至2023年末,国有六大行的人民币贷款总量较2022年末均保持稳健增长。
纵观去年国有六大行的信贷投放,主要还是聚焦于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这些领域的信贷增幅总体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如工商银行去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9万亿元、2.5万亿元,增幅分别为74.35%和28.05%;交通银行去年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902.79亿元,增幅29.38%,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达到31.12%。
今后,“五篇大文章”、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依旧是国有大行信贷资源投放的重点领域。多家国有大行的管理层均提到,在推进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注重信贷结构优化、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质效,是未来信贷投放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负债端结构优化、运营端精细化管理等,共同将净息差稳定在合理区间。
具体来看,在信贷投放方面,多家大行都强调平衡好总量与结构、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对于未来的净息差走势,多家国有大行管理层预计,今年银行的净息差仍将承压。在此情况下,更加积极主动加强净息差管控,多措并举将净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成为各家国有大行的目标。
房地产业务风险整体可控
2023年,国有六大行积极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和“保交楼”政策。其中,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97.48%和181.98%。
个人住房贷款方面一直是建设银行的服务特色。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表示,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一方面,建设银行将积极服务房地产供给端的合理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继续做好住房按揭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三个领域:一是进一步优化按揭贷款的线上化流程。加强“带押过户”服务,提升按揭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二是做好保障性住房的个贷服务。三是做好发达县域农民自建房的个人贷款支持。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资产质量则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房地产业务和相关领域风险化解情况成为国有大行业绩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会上表示,工行坚持区域、客户、项目三位一体的资产选择标准,从“增防化治”四个方面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分散多元均衡的房地产投融资结构。坚持把好投向、做优增量,全力支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视同仁地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坚持管好存量、精准化险,加大风险房企和项目的处置出清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可控。
对于2023年房地产等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增不良贷款,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风险总体可控”,农业银行通过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对不良贷款早反映、快处置,房地产行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末房地产不良率为5.4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新发生不良贷款较2022年下降29亿元。
中国银行同样加大了不良资产的暴露以及清收化解力度,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实现“双降”。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下一步,中国银行将继续认真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同时加强房企授信风险的监测和处置,特别是主动综合运用重组、核销、转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展望2024年,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邮储银行将紧跟政策指引,保持发展优势,力争“量价齐稳”。坚持一二手房并重的策略,同时在区域的布局上继续加强高能级城市、县域刚需方面的投入。
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交通银行将持续落实好国家关于房地产领域的调控政策,坚持“一户一策”有效推动房地产风险化解。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