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赵学毅 张晓玉
“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也能深切的体会到,通过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去更好地发展。实际上,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晨光生物的今天。未来公司‘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科技创新是主要的推力。”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国家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求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和方向。
“但是现在科技资源的主导权,大多数还是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面,企业多数是参与,主导的相对还比较少。”卢庆国对记者说道,国家科技资源分配的主导权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中,许多科技项目从计划编制阶段便已打上“印记”;科研平台的建设标准也多适用于大学及科研院所,企业参与、申请存在先天的不利条件。
然而,当今国际上科技创新成果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据统计,每年全球发明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中,70%以上来自于企业,国内的企业研发支出已占研发投入总量的7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已占社会技术创新成果总量的70%以上。
面对资源分配与企业创新的矛盾,卢庆国建议,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落实,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申报指南编制过程中,切实关注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在项目分配方面向企业倾斜,提高企业牵头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比例。对各行业内龙头企业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等方面向企业倾斜,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更好的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除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外,在卢庆国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核心所在。
卢庆国表示,多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现实中普遍存在重试验室建设、重生产、轻中试,致使中试环节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高。许多产、学、研项目合作失败的原因是研发成果从试验室直接进入到大生产,导致科研单位埋怨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接受消化能力差,企业则认为科研单位的成果不能用,相互指责,既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信心,又导致项目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多数没有自己的中试车间,少数即使拥有中试条件,又因缺乏专业的中试人才等因素,导致中试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试平台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卢庆国进一步说道。
对此,卢庆国建议道,“国家科技部门加大对中试平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国家试验室等平台建设的条件中,突出中试条件的占比权重;在科技项目设置上,单列中试平台基地建设为支持对象,支持中试平台基地建设,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