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王僖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国瓷材料副总经理司留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他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个年头,扎根新材料行业一线的他,今年计划提交3个建议,将目光聚焦到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创新环境营造上。
“首先还是要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原始创新,这事关如何提升新材料领域众多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司留启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司留启认为,区别于很多行业,材料行业是最前端也是最基础的,可同时材料行业本身分类又极其广泛,在基础研发、原始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而且材料领域的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分布也比较分散。
因此,司留启建议,一方面要从国家统筹的层面,整合新材料领域各级研发机构的力量,形成为新材料行业领域企业提供原始创新服务的合力。另一方面,鼓励分层次培育新材料行业的企业,打造一些相关前沿领域的大企业。“大企业在研发投入、研发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具备优势,我们新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很多时候要依赖一些大企业的力量。”司留启说。所以也建议国家在攻克新材料行业的创新项目时,提升大企业承担的比例,从而推动行业实现更快的发展。
“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该把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程度也提高。”司留启表示,如一些行业先进管理模式的推广,对于我国尚处于大发展阶段的新材料行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可以大幅提升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效率,进而提高行业的发展效能。
谈及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痛点”,司留启结合时下流行的“链长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司留启看来,推广链长制的关键是要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因此要有全国范围的统筹,特别是对于新材料行业而言。
司留启说,“链长制”主要是由各省、市主要领导挂帅,每人负责一条产业链,利用地方负责人的综合协调优势,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推广“链长制”以来,的确为国内很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如果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只是局限在一个区域内,而没有国家层面上的统筹,又或者以发展产业链建设为‘旗号’单纯进行招商引资,或许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不是有利的,很容易陷入重复投资建设的怪圈。”司留启说。
司留启以国瓷材料的某些新材料产业板块为例说,公司该板块的很多产业链上的企业并不在山东省内,或许是因为该产业链在山东区域范围内本身就没有资源禀赋,“可如果有资源禀赋的省份,并不重视这条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对有关企业说不支持就不支持,那就会对全国的整条产业链带来影响。”司留启说。
因此,他建议国家层面要有统筹,不同省份的“链长”之间也要建立信息良性沟通的机制,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绿色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而共同努力。
(编辑 张明富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