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力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将连打组合拳

2018-06-28 23:29  来源:证券日报 傅苏颖

    分析人士认为,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及MLF等货币政策工具仍有使用空间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央行6月28日发布公告称,为稳定半年末资金面,人民银行于2018年6月2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5%。鉴于当日有1800亿元到期,据此,央行实现净回笼资金为1000亿元,为连续第4日净回笼。对此,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6月末资金面收紧的可能性偏低,流动性有望平稳跨季。7月份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会比较适度充裕,未来央行可能还会通过降准增加长期资金供应。

    7月份流动性将适度充裕

    6月28日,银行体系资金面稳中向好,除了7天期品种和14天期品种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有小幅上升之外,其它期限的利率全部都是下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周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资金面整体延续月内宽松态势。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偏缓,半年末支出力度料将加大,这在吸收央行净回笼因素后还会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6月末资金面收紧的可能性偏低,流动性有望平稳跨季。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补充了资金,缓解了半年末资金需求。

    王青认为,6月份以来央行打出的政策组合拳显示央行意在稳定跨季资金面,并适当弥补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展望7月份,有约3600亿元MLF到期,和约6000亿元-70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会比较适度充裕,原因在于,一方面,7月份已经过了二季度的考核时点,另一方面,前期央行的定向降准等措施的效果会慢慢体现出来。

    “虽然7月份有3600亿元的MLF到期,以及6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但市场没必要担心这类工具的到期,因为央行肯定会针对市场流动性状况进行对冲。”陈冀表示。

    鄂志寰认为,7月5日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外加央行会根据资金面情况适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相信7月份流动性将维持稳定均衡。

    王青认为,为防御潜在外部冲击对市场情绪的影响,预计央行将在公开市场转入净投放。因此,7月份流动性有望继续处于稳定宽松态势,货币市场各主流品种利率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25日下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流动性新规”)将于7月1日起正式执行,对市场流动性是否会造成一定的扰动引发市场的关注。

    对此,鄂志寰认为,由于其延长了流动性匹配率(LMR)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HQLAAR)等相关指标的过渡期,同时在流动性匹配率(LMR)指标的计算上新增了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将有助减缓银行的达标压力,并有利于缓解季末资金面的紧张。但由于新规同时调降了活期存款在LMR中的折算率,对活期存款占比较大的银行或带来一定压力。

    “大型商业银行达到监管要求并不难,对依赖同业存单的中小银行影响较大。但流动性新规留有过渡期,短期内对市场资金面不会构成明显影响。”王青表示。

    货币政策灵活性显著增强

    央行28日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8年第二季度(总第81次)例会于6月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加强形势预判和前瞻性预调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主动有序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和韧性。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特征明显。在陈冀看来,货币政策边际放松有其必要性。因为当前企业部门的信用风险上升,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金融去杠杆造成的,很多企业在表外融资资金成本比较高,但现在表外的渠道无法融资,企业过去表外的融资到期,但在表内信贷由于资信等级不够,而借不到相应的贷款,就会出现信用风险。另外,包括之前很多企业发债,到兑付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兑付,也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陈冀表示,为了防止企业部门信用风险的扩大化,现在央行强调定向放松,保证释放的流动性尽量流向企业部门,来缓解企业当前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王青表示,从资金面来看,当前货币政策向偏松方向有所微调,但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流动性风险,同时支持新动能培育和保就业、促转型,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近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持续下行、迭创历史新低,M2增速也处于历史低附近。这些数据表明,前期多种政策工具的运用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主基调。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使用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PSL、定向降准(置换MLF)、MLF抵押品扩容等货币政策工具,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总基调仍保持中性稳健,但灵活性有所增强是最为显著的变化。

    鄂志寰认为,今年以来,央行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反映出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具针对性和灵活度。货币政策的灵活度体现在央行对不同领域运用不同的货币工具,例如为增加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央行实施定向降准;为支持绿色金融,央行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MLF担保品范围。由于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针对特定领域,因此这并非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其目的在于通过差异化货币政策调整市场的流动性结构。相信未来货币政策仍然是延续稳定中性的基调。

    陈冀表示,当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央行的调控方向,即结构性的调整,通过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搭配,来引导流动性向实体经济去做好金融的支持,而不是将增量资金流向资本市场,或者是流向目前调控的房地产市场,体现了脱虚向实的策略。

    王青表示,上半年以来,伴随着金融严监管不断加码,主要金融数据持续下行,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近期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总需求偏弱,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速均创多年新低,GDP增速下行压力增大。为此,监管层在推进资管新规落地,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宽松,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政策灵活性,呈现出“严监管、紧信用、稳货币”的特征。

    下半年降准仍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定向降准。

    鄂志寰认为,今年前两次的定向降准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流动性结构,同时缓解监管收严下银行表外资产回表所带来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而此次的定向降准,除了规模超过前两次之外,还同时强调了对债转股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反映央行正努力平衡国企去杠杆和民企融资难的矛盾。由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定向降准对缓解流动性的结构性问题有重要意义。

    王青认为,本次定向降准与前两次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去杠杆的功能,即定向支持“债转股”。这表明货币政策微调在稳定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并未改变结构性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总体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央行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此,鄂志寰认为,根据央行数据,这次降准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5.5%和13.5%,仍处于相对高位。目前剩余的MLF存量仍然有4万亿元,其中有约2万亿元MLF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期。因此,为维护资金面稳定和优化流动性结构,未来央行可能还会通过降准增加长期资金供应。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及MLF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仍有使用空间。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