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8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显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测算,2017年E11(新兴经济体11国)的GDP增长率约为5.1%,比2016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世界经济增速高1.4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其中,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表现超出预期,达到6.9%的中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三分之一,继续扮演着最大贡献者的角色。
此外,得益于在投资准入、便利化等方面推出的多项政策,2018年E11整体营商环境水平有所提升。从E11内部看,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六位。2018年新兴经济体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相较于2017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
E11增长率六年来首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年E11国家的经济复苏势头超出预期,按各国购买力平价(PPP)换算的经济总量加权计算的经济增长率约为5.1%,比2016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其中,E11国家指的是二十国集团中的11个新兴经济体,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
发展报告发布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分析认为,E11国家经济在2017年的靓丽表现,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
发展报告预计,2018年,E11经济将延续积极向好的发展势头,增长速度持续回升。但报告也指出,E11各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逆全球化特别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不断加强,美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等。同时,外需能否持续增长,投资增长动能能否重塑也值得关注。
同在昨日下午发布的《亚洲竞争力2018年度报告》(以下简称竞争力报告)呼吁,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亚洲各经济体应继续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认为,“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亚洲开放型经济体需要规避陷入贸易保护的陷阱。”
展望未来,发展报告预计E11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根据IMF的数据测算,2018~2022年E11的GDP增长率均超过5%。其中,2018年中国的GDP增长率约为6.5%。
中国经济活力位列首位
2017年国际贸易强劲复苏,新兴经济体的就业市场总体稳定,金融市场也保持稳健,但外债水平持续攀升和国际直接投资增长乏力引起部分人士担忧。
发展报告显示,E11国家的外债水平普遍较高,且整体已从2014年的30.2%持续升至2016年的35.2%。2016年,除中国外,其他E11国家的外债水平均超过国际公认的20%的安全警戒线。其中,南非的外债水平最高,约为50.9%;土耳其次之,为47.8%;俄罗斯和墨西哥分别为42.0%和40.7%。中国的外债水平最低,仅为12.8%。
对于新兴经济体发展环境的另一个担忧是全球直接投资的下降。进入2017年,由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全球FDI规模的下降幅度较2016年有所扩大。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估算,2017年全球FDI流入额为1.518万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16%。
但需要指出的是,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的FDI流入与流出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18年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估算,2017年美国、中国、中国香港、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法国和印度为全球十大FDI目的地。在E11中,中国吸引外资额为144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8%;巴西为60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2%;印度为45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1%。
竞争力报告则指出,从综合竞争力排名看,“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与2016年度相同,仍分别位列第1至4位。中国排名连续5年稳居第9位。从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看,中国的整体经济活力竞争力位列首位。中国综合得分受经济增速放缓有所下降,但近7%的增速带来可观的增量,对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仍较为重要。
23:37 | 郑州强化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监管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近一个月逾400... |
23:37 | A股公司年内发布113份被立案调查相...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沪电股份:持...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格力电器上半... |
23:37 | 继峰股份调整部分募投项目 |
23:37 | 同业存单基金热度再起 4只产品募资... |
23:37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23:37 | 证券业上半年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 |
23:37 | 商业银行“二永债”年内发行规模已... |
23:37 | 年内30家上市公司主动更改证券简称... |
23:37 | 低空经济持续升温 多地积极探索多...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