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12月11日,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永春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表示,新三板从设立之日起,就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路径,逐步构建了一套初具特色的制度安排。
一是设置包容性较强的准入条件,拓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覆盖面。从世界范围看,企业基本都是通过IPO进入证券市场,新三板以挂牌公开转让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起点,准入不设盈利指标,重在规范性要求,为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打开了通道。
二是促进公司治理规范和信息公开,改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微观基础。挂牌公司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挂牌后定期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接受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提升了公司会计信息的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有效降低了投融资对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各类投资人可通过可比信息做出风险和价值判断。
三是提供股份公开交易渠道,有效降低投融资双方的谈判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新三板从协议转让开始,逐步引入竞争性价格形成机制,2014年引入传统做市商制度,2018年开始实施集合竞价,特别是今年在精选层引入了连续竞价,促进交易价格更加公允。今年的改革还分层降低了投资者准入资产门槛,引入了公募基金和QFII/RQFII。
四是构建多元融资制度,适应中小企业差异化需求。通过上述准入、规范治理、信息公开、定价和流动性安排,改善了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发行制度,推出了优先股、双创可转债等融资工具。今年的改革又引入了公开发行制度,满足了优质挂牌企业大规模融资的需求。
五是实施市场内部分层管理,促进成本收益更加匹配。针对挂牌公司数量众多、结构分化的特点,2016年实施了市场分层管理,并逐步配套了差异化的交易、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投资者适当性等制度。今年的改革,在优化创新层、基础层规范和培育功能的基础上,设立精选层,进一步完善了差异化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建立精选层公司向沪深交易所直接转板上市机制,进一步延长了对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服务链条。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