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亚洲区债券基金经理 单坤
12月28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海通证券协办的“第二届新时代资本论坛暨2018年全球私募基金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施罗德投资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受邀出席本次峰会。
单坤就“金融开放,拥抱中国”、“2019年全球市场的确定与不确定”两个主题展开阐述。
单坤表示,中国资管行业的大趋势将会由“野蛮生长”到“回归本源”,未来的增长将会主要来自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目前,整个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非常重要的阶段,核心观点就是从“野蛮生长”,即将步入“回归本源”。无论信托还是理财均出现了下降,商业银行理财从原来的高速增长到如今已经开始走平(最新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虽然2018年的规模没有公布,但预计也是一个相对走平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基金市场、公募基金市场依然保持上升的趋势,现在两个市场的规模相当,其中,私募市场规模12.8万亿元、公募市场规模13.36万亿元。
从整个中国家庭资产比例来说,基金的规模只有1%。这极大说明在过去几年在中国,银行业还是处于主导型的地位,居民的金融资金除了房地产之外,主要还是投资于银行产品为核心,较少投资于基金,占比只有1%。如果看欧美、日本、韩国市场,其实我国未来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像韩国、日本占比分别是3%、6%,欧盟是8%。如果我国基金规模从1%提升到5%以上的话,对我国基金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提高。
再看公募基金这个市场,因为数据披露有限,目前规模是13.36万亿元,但是货币基金是一枝独秀。剔除这8.9万亿元的货币基金规模,混合债券、股票QDII加在一起大概是6.5万亿元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增长速度实际上是很低的,也是为未来埋下了很大的伏笔。但是,自2017年以来,最新数据显示,债券基金已经突破2万亿元的规模。未来十年之后未来的市场是非常大的,需要不断去思考不断完善。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税收抵扣);商业银行理财开始净值化(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变化),管理风险的工具多元化;改革开放40周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变化(新的投资机会)。
单坤提到外资资管进入中国,无外乎是三种模式,模式一:境外投资境内(QFII/RQFII,沪港/深港通,债券通,CIBM银行间债券);模式二:境内投资境内;模式三:境内投资境外(上海QDLP和深圳QDIE,香港互认基金(南下方向))。
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金融资产分别是股票和债券的这两个数据,2018年债券的增速达到45%,这个幅度是非常高的,整个2018年股票回落,说明外资对国内的布局还是非常有信心,即便我们的市场表现不是太好。其实这也是2018年股票市场外资成为最主要的赢家之一,在快速的增幅中主要投资还是以国债增持为核心。这方面的预期还有很大的空间。
此外,外资私募能带来什么?外资私募从2017年开始进入,2018年已经两年,推出很多的产品,市场需要非同质化的投资理念/判断,观点不同产生交易,交易带来了合理的风险定价。同时,带动多元化产品发展(ETF指数性基金和ESG概念),注重长期稳定的收益,积极管理和对冲风险。
最终外来的和尚到底会不会念经?主要依然遵循海外母公司的投资理念,同时充分理解国内市场的驱动因素(要接地气)。中国基金行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外资布局,深度理解市场和客户,做好长期业绩。
单坤表示,金融开放带来新的投资理念,增加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迎进来,走出去”更好的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其次,继续怀着一颗敬畏市场的理念,2019年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新科技和劳动生产力的竞争带给我们的一个波动率更强的全球资本市场。
经济转型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付出一定代价,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促使必须加快新经济(消费+科技+环保+一带一路)增长引擎的培育。短期内需要6个稳来赢得时间和空间。中国私募证券类基金百花齐放,着力于培育头部基金,实现合作和共赢。
12:18 | 永新光学2024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 |
11:59 | 工业富联拟2亿元至3亿元回购公司股... |
11:58 | 吴清: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 |
11:52 | 潘功胜:人民币汇率有比较稳定的坚... |
11:50 | 李云泽:三方面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 |
11:13 | 李云泽: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 |
11:12 | 吴清:进一步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 |
11:09 | 潘功胜回应平准基金创设:正在研究 |
10:55 | 吴清: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 |
10:47 | 央行重磅宣布! |
10:38 | 李云泽:我国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
10:31 | 吴清: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 将重点...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