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武琪
日前,饿了么发布《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饿了么对调度系统和规则设置进行了一系列升级,绝不以最严算法、最低时限为导向,例如“试点将骑士预估送达时间由原先的‘时间点’调整为弹性的‘时间段’,只要在时间段内送达均不会计为超时”,“连续送单超过4小时,系统发出疲劳提示,20分钟不再派单”等具体措施。
由“点”到“段”
人性化设置获点赞
《证券日报》记者在饿了么App看到,确认订单页面,用户在“预计时间”一项有了更多可指定时间段的选择:间隔20分钟的时间段被分为若干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在“尽快送达”之后。
在美团App上,记者亦看到相似的选择项:以20分钟的时间段依次列在“立即送出”之后。
“预估送单时间‘时间段’展示,是下单后系统综合各种情况自动计算配送时间时,把计算的预估时间由原来的几点几分,变成计算一个弹性的时间段。”饿了么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由“点”到“段”的送达时间安排并非新鲜事。去年9月10日,美团官方发文公开“预估到达时间”算法规则,从城市特性、配送过程分段累加和距离三个维度,额外测算出了三个时间,并从四个时间计算结果里,选择一个最长的给骑手。
在正式推行之前,美团在诸如远距离、弹量多的一些高难度特殊配送场景中进行试点。“我们在长沙、苏州、杭州等试点城市,向406183位用户发放了调研问卷,约65%的用户表示愿意尝试‘时间段’的方式。从试点结果来看,用户差评率降低了50.7%。”美团方面表示:“‘预估到达时间段’让用户对配送时间由了更合理的预期,也减少了骑手在特殊场景下的配送压力。”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外卖小哥王军明时,对方告诉记者:“‘时间段’的方式,可以让我们送件送得更从容一些。”
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所教授郑佳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算法取中’体现了科学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她认为,“目前在外卖配送行业,‘算法取中’主要体现为送达时间的弹性化和投诉的人性化处理。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索‘中’标准的劳资协商机制,‘中’涉及的是平台企业和网约工的利益,而非权利,不存在法定的标准,应当通过平等的博弈和磋商机制来确定。”
同样,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教授娄宇也认为从“时间点”调整为弹性的“时间段”体现了“算法取中”的要求:“这是落实人社部等部委提出的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的要求,是避免超负荷劳动的有效措施。”
权益保障需再深入、再细致
而关于平台提出的4小时“疲劳提示”,娄宇认为并非易事:“‘疲劳提示’也是保障骑手职业健康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疲劳驾驶和交通事故,但是平台就业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工作时间的要求不容易落实。骑手被一个平台禁止接单,还可以在另一个平台接单,甚至还可以在多种类型的平台工作之间自由转换,类似的问题还有休息休假和节假日工资。”
娄宇进而解释称:“传统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在一个固定的单位工作,短时间内是很难转换工作的,而平台就业则不同;曾经有平台企业尝试提高节假日接单报酬,一时间吸引了很多骑手,但是订单量并没有明显增加,骑手平均接单量减少,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
这些现象表明,平台就业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类型,与传统劳动关系的差异很大,简单套用劳动法制度未必能够真正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
当记者问王军明是否已经上了社保时,对方表示:“暂时没有,肯定想上。”在他看来这是一份保障。
“与一般劳动者相比,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强度大,但是收入相对较高,工资支付保障也比较理想,目前最需要、最迫切的权益是社会保险,尤其是职业伤害保障。”娄宇向记者表示。
他认为,“传统的工伤以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为认定标准,很难简单套用于平台工作,而且传统工伤停工期间的工资由单位支付,此制度也无法直接适用于工作时间灵活、没有考勤制度的平台劳动。建立一套不以工作因素为认定标准的意外事故保障制度是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的重中之重。”
(编辑 乔川川)
09:46 | 潘功胜: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
09:36 | 潘功胜: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 |
23:37 | 郑州强化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监管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近一个月逾400... |
23:37 | A股公司年内发布113份被立案调查相...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沪电股份:持... |
23:37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 | 格力电器上半... |
23:37 | 继峰股份调整部分募投项目 |
23:37 | 同业存单基金热度再起 4只产品募资... |
23:37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23:37 | 证券业上半年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 |
23:37 | 商业银行“二永债”年内发行规模已...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