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国庆长假,旅游圈看到的或许只是人山人海,而财经圈看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力”,以及“消费力”所肩负的“驱动力”。
“你也晒黑了”,时隔7天国庆小长假,再见面的同事打招呼有了新的内容,显然比之前的一声“嗨”有了更鲜活的内涵。10月7日晚间,文化和旅游部与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更进一步印证,大概有数亿名同胞在这7天加深了肤色。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今年国庆7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商务部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这些强劲增长的消费数据,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内生动力,消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消费数据持续靓丽透露出宏观经济政策合力的效果。从企业角度看,增值税改革全行业铺开,减税降费层层落实,营商环境步步改善,政策组合方方面面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使企业层面生产活动更加积极;从个人角度看,个税起征点调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使居民的收入增加,扩大了消费积极性,消费的扩大又反过来提振生产,推动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循环,并将持续迸发力量。
消费结构的变化映射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力。夜间经济、仪式感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场景体验等创新性消费形式的涌现,线上服务消费增速普遍高于线下服务消费增速,网络订餐、在线旅游、移动支付等服务类网络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发展。增厚了消费这一名词的内涵,放大了消费的外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消费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消费能力的增长和结构升级不仅体现在对形式、对内容的要求提升,也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的发展。尤其是,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将互联网和生活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带动服务消费增长,成为发展服务业和促进消费的新动能。一些涌现出的新兴服务消费领域,不仅让人耳目一新,带动服务消费增长,也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发展。
再有,无论是旅游餐饮还是电子商务消费,交通运力保障成为关键环节。据统计,国庆假期前6天,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5.2亿人次,同比实现增长,且安全事故降低。这背后展示的是我国强大的科技信息技术。
综合而言,国庆假期消费数据不过是中国消费力的惊鸿一瞥,今年以来,国家层面针对细分消费领域不断出台政策指引,针对汽车、体育、健康等领域的细化举措不断实施,规范建立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标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令消费力不断释放。同样道理,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之时,资本市场各项制度设施不断完善,软环境的持续优化,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场“消费”,实现“能投资、愿投资、敢投资”,助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